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菊花幼苗.菊花微型繁殖技术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植物体①愈伤组织②芽、根→植株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制成四种培
题目详情
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菊花幼苗.菊花微型繁殖技术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
植物体
愈伤组织
芽、根→植株
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制成四种培养基,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菊花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结果如下表:
(1)上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 ___、 ___过程.
(2)MS培养基中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___,MS培养基中通常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其作用是 ___.
(3)该实验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___mg.L-l.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___组培养基.
植物体
① |
② |
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制成四种培养基,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菊花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结果如下表:
养基 | 浓度/mg•L-1 | m/% | n/个 | |
6-BA | IAA | |||
1 | 0.5 | 0 | 76.7 | 3.1 |
2 | 0.1 | 77.4 | 6.1 | |
3 | 0.2 | 66.7 | 5.3 | |
4 | 0.5 | 60.0 | 5.0 |
(2)MS培养基中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___,MS培养基中通常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其作用是 ___.
(3)该实验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___mg.L-l.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___组培养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植物的组织培养分为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上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的过程.
(2)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有机物包括甘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烟酸、肌醇、蔗糖、琼脂等,还需要添加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作用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
(3)由表格可知,自变量为IAA浓度,因变量为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0.5mg/L.n代表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从实验结果可知,A培养基丛芽总数量最少.
故答案为:
(1)脱分化 再分化
(2)有机物(或甘氨酸、维生素、蔗糖等) 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
(3)0~0.5 A
(2)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有机物包括甘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烟酸、肌醇、蔗糖、琼脂等,还需要添加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作用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
(3)由表格可知,自变量为IAA浓度,因变量为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0.5mg/L.n代表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从实验结果可知,A培养基丛芽总数量最少.
故答案为:
(1)脱分化 再分化
(2)有机物(或甘氨酸、维生素、蔗糖等) 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
(3)0~0.5 A
看了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科研小组研究果蝇性状时,使用了一个数量较大的果蝇种群,其中每10000只果蝇中有36只黑身果蝇, 2020-05-17 …
下列都属于生殖细胞的是()A.子宫壁细胞和睾丸内细胞B.组成卵巢的细胞和组成睾丸的细胞C.睾丸产生 2020-05-17 …
某科研小组研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研究步骤和结果如下.①取三个锥形瓶,分别加入50mL 2020-06-11 …
某农场饲养的某种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大年龄为15岁,将其分成三个年龄组:第一组,0---5岁;第二组, 2020-07-11 …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土豆块茎繁殖B.油菜叶组织繁殖C.杂交水稻D.石榴的压 2020-10-31 …
加点字意思一样的一组色愈恭礼愈致无不变色离席中的色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走那 2020-11-06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安徽某企业职工下岗后,积极钻研养殖技术,发明了移动大棚养殖法。他承包了6个温室 2020-12-04 …
(2014•湖南)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他们研发新产品成功的概率分别为23和35.现安排甲组研 2020-12-04 …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他们研发新产品成功的概率分别为23和35.现安排甲组研发新产品A,乙组研 2020-12-04 …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为了比较他们的研发水平,现随机抽取这两个小组往年研发新产品的结果如下:其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