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
题目详情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什么要素?___.这里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___.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什么要素?___.这里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因为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所以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音的影响;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即音箱发出声音的响度增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增大,即音量控制的是音箱响度的;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需控制音调不变,这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声音;能量;(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3)响度;控制变量法.
(1)因为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所以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音的影响;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即音箱发出声音的响度增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增大,即音量控制的是音箱响度的;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需控制音调不变,这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声音;能量;(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3)响度;控制变量法.
看了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 2020-05-15 …
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 2020-05-16 …
《登楼赋》里“白日忽其将匿”中“忽”的意思力求简洁明了! 2020-06-29 …
这一段离骚的准确读音及该在哪里停顿?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 2020-06-2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酸铜溶液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C.用燃着 2020-07-11 …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 2020-07-31 …
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A 2020-11-06 …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而西北解放军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其拖得筋 2020-12-19 …
corps后发S还是Z书上说烛辅音后S发Z,清辅音后S发S,P是清辅音是发corps发S吗?可书上怎 2020-12-26 …
帮忙.求化学题目:将11.5g金属钠投入到88.5g水中,反应完毕后(水的蒸发量忽略将11.5g金属 2021-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