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有谁能帮我明明白白的帮我分析出来当事人的心情~~这么一句话适合什么人的
题目详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有谁能帮我明明白白的帮我分析出来当事人的心情~~ 这么一句话适合什么人的心情能体现出他现在有何心思 万分感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 1082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党,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这段经历,总不免使他产生孤寂之感。 开头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挂”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连接起来,显示出无限幽渺的夜空。由此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并为引出全词的审美意象——孤鸿 雁,埋下了伏笔。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这般夜色之中,仿佛有个幽人独来独往,如同孤鸿之影。这“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比。作者在这里以幽人来比况孤鸿,暗示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鸿缥缈不定,刚一栖身,又遭惊扰。“却回头”,极逼真地描摹出倍受惊扰的神态。“有”什么“恨”,苏轼未正面回答,以空白的笔法给读者留下思维空间,增强了本词的诱发力和神秘色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心怀幽怨和不满,宁愿寄宿于荒冷的沙洲,也不肯栖于寒枝之上。“拣尽”和“不肯”两词,明确地表明了孤鸿不愿随俗同污,入世屈志的孤高品质。“寂寞”和“冷”,则说明孤鸿甘于忍耐寂寞和苦痛。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抓住“孤鸿”这一特定的审美意象来状物抒情,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看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 2020-05-14 …
发[θI]、[δI]、[θi:]、[δi:]组合音的单词有哪些啊?各要俩!我好不容易想起来有thi 2020-05-15 …
哪位好心的大哥大姐帮帮小弟做二道数学题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快帮忙1.已知集合A是X的真子集,X={a1 2020-05-16 …
填合适的词语,帮帮忙!仇恨的()勇猛地()可怜地()恳切地() 2020-05-16 …
词中说此恨无重数,请结合这首词说说作者的恨得内容是什么? 2020-05-20 …
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恨是什么意思1.别有忧愁暗恨生《琵琶行》2.前街里去心怀恨《窦娥冤》3.献愁供恨 2020-06-05 …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作者究竟在恨什么? 2020-06-09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阅读题《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 2020-06-12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有人在评论这首词时认为,恨是全词的关键,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的恨的内容是 2020-06-15 …
文言文中怨是痛恨的意思,那文言文中的恨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怨是痛恨的意思,那文言文中恨是什么意思 2020-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