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辨析: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题目详情
辨析: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看了辨析: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我认为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是应加以区别的。以其知识影响社会的是知识 2020-05-14 …
资产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但对于评估师和评估结果的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资 2020-05-19 …
实现系统原型化有其基本步骤,不属于这些基本步骤的是( )A.识别基本需求B.开发工作模型C.严格细部 2020-05-23 …
实施原型化方法有若干基本步骤,下述不属于其基本步骤的是A.识别基本需求B.开发工作模型C.模型验 2020-05-23 …
下列关于KSA.O模型的具体描述,不正确的是:()A.K指的是知识B.S指的是技能C.A.指的是能力 2020-06-05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其不善者恶之.孔子指出的是辨别好人与 2020-06-14 …
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认识事物应一切 2020-06-22 …
写恰当标语?请你根据自己的知识,为下列场所写恰当的标语.例:图书馆-----你轻轻的来,带走的是知 2020-06-29 …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 2020-07-04 …
对漫画《知识的力量》理解正确的是[]①知识成就未来②知识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③知识是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