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其不善者恶之.孔子指出的是辨别好人与坏人的标准.那么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人呢?什么样的人又能称得上坏人?
题目详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指出的是辨别好人与坏人的标准.那么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人呢?什么样的人又能称得上坏人?
孔子指出的是辨别好人与坏人的标准.那么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人呢?什么样的人又能称得上坏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路篇第十三∶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论语·阳货十七·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伪善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
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在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和徐干的《中论·考伪》都有所提及.
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成分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可见人们对这种乡愿的普遍厌恶.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 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愿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因此,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 个好人.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 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焉.”(《卫灵公十五·28》)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往往也会采用和孔子一样的行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论语·阳货十七·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伪善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
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在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和徐干的《中论·考伪》都有所提及.
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成分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可见人们对这种乡愿的普遍厌恶.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 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愿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因此,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 个好人.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 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焉.”(《卫灵公十五·28》)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往往也会采用和孔子一样的行为
看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其不善者恶之.孔子指出的是辨别好人与 2020-06-14 …
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成义,唯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 2020-06-15 …
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西方也有一位学者与孔子的观点类似,他认为人要自律,不 2020-06-23 …
宋文天祥绝笔表达了他什么演的人生观“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 2020-07-02 …
孔子和孟子是否是出生在于三国之前?我看赤壁那个诸葛亮说孔曰成仁孟曰成义==感觉怪怪的孔子不是7国的 2020-07-11 …
孔孟黄仁宇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孔孟黄仁宇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2020-12-03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 2020-12-03 …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列各题。(7分)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2020-12-05 …
(7)孔子认为学习和修养需要一个过程,他认为道德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应该是:。(8)孔子认为人应该有自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