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刘天孚,字裕民,大名人。由中书译史为东平总管府判官。改都漕运司判官,知冠州,再知许州,所至有治绩。时检核屯田,临颍邓艾口民稻田三百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天孚,字裕民,大名人。由中书译史为东平总管府判官。改都漕运司判官,知冠州,再知许州,所至有治绩。时检核屯田,临颍邓艾口民稻田三百顷,有欲害之者,指为古屯。陈于中书,请复筑之。中书下天孚按实,天孚为辨其非,章数上,乃止。 襄城与叶县接壤,其南为湛河,襄城民食沧盐,叶县民食解盐,刻石河南岸以为界。叶县令有贪污者,妄徙石于北二里,诬其民食私盐,系治百余家。两县斗辩,叶县倚陕漕势以凌襄城。中书遣官察其实,天孚为考其元界,移石故处,而叶县令被罪去。 岁大旱,天孚祷即雨。野有蝗,天孚令民出捕,俄群鸟来,啄蝗为尽。明年麦熟时,有青虫如蟊,食麦,人无可奈何,忽生大花虫,尽嚼之。许人立碑颂焉。 俄丁母忧。服除,起知河中府。视事始两月,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为乱,举兵至河中。时事起不虞,达鲁花赤朵儿只趋晋宁告乱。天孚日夜治战守具,选丁壮,分守要害。阿思罕军列栅河西岸。 天孚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晋宁乞援兵,不报 。居七日,阿思罕缚筏河上,欲纵火屠城。同知府事铁哥与河东廉访副使明安答见事急,且患城中人逼,乃诣阿思罕军。阿思罕囚之,而敛船济兵。兵既入城,阿思罕以扼河渡、锁舟楫为天孚罪,欲胁使附己。方坐府治,号令诸军,天孚佩刀直前,众遏之,不得进。退谓幕僚王从善等曰:“吾家本微贱,荷朝命至此,今不幸遭大变, 吾何忍从之而负上恩哉!且与其辱于阿思罕之手,吾宁蹈河以死 。”遂拂衣出。时天寒,河冰方坚,天孚拔所佩刀斫冰开,北望为国语若祝谢者,再拜已,脱衣帽岸浒,乃投水中。阿思罕大怒,籍其家。郡人成哀痛之。 事平,诏其弟天惠,给驿以归其柩,葬于大名。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护军、彭城郡侯,谥忠毅。(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忠义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书下天孚 按 实——按:审查 B.而叶县令 被 罪去——被:通“披”,获罪 C.而敛船 济 兵——济:渡河、运送 D.给驿以 归 其柩——归:归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刘天孚“所至有治绩”和“忠义”的一组是( ) ①天孚为辨其非,章数上,乃止 ②天孚为考其元界,移石故处 ③许人立碑颂焉 ④吾何忍从之而负上恩哉 ⑤北望为国语若祝谢者⑥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天孚任许州知州时政绩明显,公正处理临颍邓艾口屯田事件和叶县私盐案就体现了这点。 B.刘天孚祈祷后就下雨、亲口吃下青虫等事件听起来太过玄乎,未必真有其事,但起码可以反映出他一心为民的品质。 C.刘天孚出任河中知府两个月,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发动了叛乱。刘天孚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多次派人寻求援助,却没有等到援军到来。 D.阿思罕想逼刘天孚投降,刘天孚宁死不从。他破开坚冰,面朝北向朝廷祝愿谢罪后,毅然投水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孚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晋宁乞援兵,不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忍从之而负上恩哉!且与其辱于阿思罕之手,吾宁蹈河以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C 3.B 4.(1)天孚估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守住(河东),一共八次派人到晋宁请求援兵,没有回应。 (2)我怎能容忍顺从阿思罕而辜负皇帝的恩遇!况且与其在阿思罕的手上受辱,我宁愿跳河而死。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火牛破阵的翻译田单①既设间,令燕以骑劫②代乐毅。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下食,燕人 2020-06-12 …
伶官传文言文阅读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 2020-06-17 …
一小段文言文翻译,快,紧急,紧急“唐庄宗好畋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下未 2020-06-20 …
英语翻译何泽为洛阳令.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 2020-06-22 …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把下 2020-06-26 …
小明用语言描述了四个场景,出现错误的是()A.吐鲁番的葡萄熟了B.藏民在田地收割高粱C.内蒙古的牧 2020-06-28 …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 2020-07-12 …
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 2020-07-14 …
材料: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 2020-11-10 …
“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南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