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简要概括其主要做法。
(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和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百司与宰相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
(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政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  2020-05-16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表明他的什么主张  2020-06-17 …

1908年11月17日《申报》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皇帝崩,翌日电传遗诏……”光绪抱  2020-07-11 …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  2020-07-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  2020-07-28 …

1908年11月17日《申报》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皇帝崩,翌日电传遗诏……”光绪抱  2020-07-28 …

林语堂先生的著作《京华烟云》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书中展现了近现代中国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化  2020-07-28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表明他的什么主张  2020-12-05 …

以天下之广,海内之众,千端万绪,徐和变通.不亡何待.这所说的是哪朝的行政制度?列出列出该朝著名的丞相  2020-12-20 …

如图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是改变不了天气的B.人的情绪是千变万化的C.人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情绪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