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2分)

(2)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2分)

(3)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4分)

(4)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有何共同目的?(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2分)(2)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2分)(3)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4分)(4)没有矛盾,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2分)

分 析:
(1) 本文考察学生解读材料历史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知唐朝地域广阔,事情繁杂,委任各位宰相筹划,事情方能稳便,才去执行。(2) 本文考察学生解读材料历史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中“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可知,看到了明朝之前设置宰相的弊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所以罢了宰相。(3) 本题考察学生在解读材料历史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比较的能力。由第一问和第二问可知,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看到了明朝之前设置宰相的弊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所以罢了宰相。(4) 本题考察学生在解读材料历史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比较的能力。二者虽然做法不同,但也并不矛盾,不同的做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封建君主无论采取何种政策和何种作为,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维护自身统治集团的利益。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宰相制度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  2020-06-16 …

乐极生悲、得意忘形,这些成语形象地说明()A.积极情绪产生积极的后果B.消极情绪产生消极的后果C.  2020-07-24 …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  2020-07-2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  2020-07-28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  2020-07-2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  2020-07-28 …

李鸿章曾在奏章中说:“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  2020-07-28 …

观察下面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情绪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无关B.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不是一成  2020-12-22 …

喜、怒、哀、惧是人类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下列对此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A.喜是积极情绪,而其他是消极情  2021-01-15 …

喜、怒、哀、惧是人类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下列对此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A.喜是积极情绪,而其他是消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