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精神手杖》一文,完成下列各题。精神手杖①明代重臣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十三岁赴武昌乡试,主考官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认为必能录取,不料,来武汉巡游的湖广巡抚
题目详情
阅读《精神手杖》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精神手杖
①明代重臣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十三岁赴武昌乡试,主考官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认为必能录取,不料,来武汉巡游的湖广巡抚顾玉麟却说,最好让张居正落第。主考官迷惑不解,顾解释说,张居正该是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使其自满;如果让他落第,虽迟了三年,但能使他看到自己不足,反而更能使他发愤图强。张居正后来成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政治革新,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应该说与他少年落第的经历不无关系。
②人生挫折难免,在我们的面前,总是弯道多而直路少,逆境多而顺境少。诚然,挫折总是要给我们造成损失的,但是,挫折一旦发生,只要处理得好,就能够为我们深化认识提供机会,使人们变得更加成熟,也给事物的发展带来转机。那种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的人,只能是意志薄弱者。而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受阻更拼搏。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我们说,有挫折的人生才能成就丰富。
③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煌的人生。
④年轻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道你不也应该拥有一根这样的精神手杖吗?
(1)文章开头从张居正的故事谈起有何作用?
(2)说出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并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3)请你再写出一个类似于巴尔扎克的事实论据,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精神手杖
①明代重臣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十三岁赴武昌乡试,主考官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认为必能录取,不料,来武汉巡游的湖广巡抚顾玉麟却说,最好让张居正落第。主考官迷惑不解,顾解释说,张居正该是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使其自满;如果让他落第,虽迟了三年,但能使他看到自己不足,反而更能使他发愤图强。张居正后来成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政治革新,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应该说与他少年落第的经历不无关系。
②人生挫折难免,在我们的面前,总是弯道多而直路少,逆境多而顺境少。诚然,挫折总是要给我们造成损失的,但是,挫折一旦发生,只要处理得好,就能够为我们深化认识提供机会,使人们变得更加成熟,也给事物的发展带来转机。那种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的人,只能是意志薄弱者。而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受阻更拼搏。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我们说,有挫折的人生才能成就丰富。
③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煌的人生。
④年轻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道你不也应该拥有一根这样的精神手杖吗?
(1)文章开头从张居正的故事谈起有何作用?
(2)说出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并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3)请你再写出一个类似于巴尔扎克的事实论据,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引出论题;新颖有趣,吸引...
看了阅读《精神手杖》一文,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精益求精阅读答案 2020-05-23 …
读露阅读文答案读露夏晓辉我若说露是有生命的…答案 2020-06-06 …
2011年7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曾在今年“3?15”曝光的河南“瘦肉精” 2020-06-12 …
三打白骨精阅读答案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 2020-06-23 …
忆读书阅读答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020-07-10 …
《刑天》阅读答案读了短文你觉得刑天有什么样的精神 2020-07-14 …
仿照示例,选取你熟悉的中外名著中的主人公,再写一句话精彩读书行,精彩了我的人生.精彩读书行,精彩了我 2020-11-26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问题。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 2020-11-27 …
议论文阅读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 2020-11-27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旧书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