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已,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 别书 ,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 不许 萧疾其掩已 ,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 令其故暗 ,见者皆 以为 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 右军 真迹,宝之已久,欲呈 大匠 。”李欣然愿见。萧故迟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 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 前某客来见之 ,当被窃去。”李诚 以为 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 忘之。”遽令走出。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 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仔细看之,亦未能好。”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萧诚自矜 札翰     札翰:这里指书法

B.李邕恒自言 别书    别书:鉴别书法

C.欲皇 大匠       大匠:手艺很高的人

D.有 右军 真迹     右军:即书法家王羲之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的“以为”与例句中“以为”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李诚以为信矣

[  ]

A.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B.在坐者咸以为然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4.下列各句中 没有 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

B.在坐者咸以为然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5.下面是对作者态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批评了萧诚故意弄虚作假的做法

B.作者客观地看待李邕对同一作品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C.作者认为李邕是著名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鉴赏能力却令人怀疑

D.作者借李邕对同一作品前后两种矛盾的评价这一事实,讽刺那些虚有其名而又文过饰非的人

6.翻译下面三句话。

(1)萧疾其掩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其故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某客来见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C   2.D   3.C   4.A   5.D   6.(1)萧诚妒恨李邕贬压自己(“嫉”,妒恨;“掩”,贬压)   (2)使它陈旧暗淡(“故”,陈旧;“暗”,暗淡)   (3)此前我的一个客人来看过它(“某”,古人的谦称)   
【译文】   萧诚自夸善于书法,李邕常常说自己能鉴别书法,两人都在南方的时候,萧诚写了字,将其中认为满意的,把它交给李邕看,李邕总是不赞扬。萧诚妒恨李邕贬压自己,就伪造了几幅古字帖,从早到晚拿在手里观看,让纸张墨迹变得陈旧暗淡,看见的人都认为这是几百年前的书法。萧诚拜访李邕,说:“我有王右军的真迹,已经珍藏很久了,想呈献给您,让您这大匠一览。”李邕很高兴,希望立刻看到。萧诚故意拖延了十来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又说到这事,李邕坚持要看,说:“答应了却不拿出来,岂不是骗人吗?”萧诚就派家童回去拿(那几幅古帖),家童没有拿到。萧诚吃惊地说:“上次我有个客人来看过它们,也许被他偷走了。”李邕果真以为这是真的,萧诚过了好一阵后又说:“我把字帖放在一个地方竟然忘了。”急忙命令仆人去拿。字帖拿来后,李邕反复研究了好久,根本不怀疑它是假的,说是真品,平生没有见过。在座的人都认为他说得对。过了几天,萧诚暗暗地等待到李邕的宾客众多的时候,就对李邕说:“你一直不赞扬我写的字,前几天呈献给您的几幅古帖,是我小时候写的,您为什么说是王右军的真迹呢?您的鉴别能力到哪里去了呢?”李邕听了大吃一惊,说:“请再拿来我看看。”等到再拿来看的时候,他只是稍微打开看了一下,就放在座上说:“仔细看起来,它们也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