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宋)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

题目详情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宋)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1).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2),刚道(3)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1)白头翁:指老船夫。(2)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3)刚道:“硬说”的意思。
(1)“一叶”在词中指___
(2)请选词中一典故,分析其作用。
(3)请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解诗歌中重要词语(意象)的含义,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这里注意前文语境“忽然浪起”,可知这里指“船”.
(2)作答本题,先指出典故“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或“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然后结合语境,写出改典故如何使表达的情感更含蓄,并能扩大文本的内涵等特点.
(3)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本题注意从“虚实相间”的手法和“为下文剧情的跌宕起伏作了铺垫”的作用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小船(1分)(答到船即可).
(2)“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运用醉翁的典故,意思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典故结合语境,写出该典故如何使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含蓄,并能扩大文本的内涵等特点.(3分)(运用了醉翁或者宋玉的典故1分,对典故内容进行分析1分,效果含蓄委婉1分)
(3)虚实相间:“实”为“快哉亭”周围的景致;“虚”为回忆中的“平山堂”迷蒙的景色.其中的“绣”、“枕”、“没”字用得颇有韵味,表达了诗人在“快哉亭”前的欣喜(爽朗、愉悦、快活)之情,也为下文剧情的跌宕起伏作了铺垫.(4分)(手法1分,虚实相间,或者回忆都可以,虚实分别是怎样的内容1分,情感1分,结构上的作用1分;答寓情于景(1分)也可以,回答的时候需要答出景物和情感的特点(2分),并且和下阕的景物关联,说清楚结构上的作用(1分).)

参考译文: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赏析: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景色“壮丽为淮南第一”(叶梦得《避暑录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平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高雅,是文化人群体中所共同认可的.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看了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  2020-04-06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翻译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  2020-06-19 …

醉翁亭记的练习题《醉翁亭记》中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意一句话是,描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描写四  2020-06-19 …

古代诗歌阅读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  2020-06-21 …

古代诗歌阅读。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  2020-06-21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  2020-06-22 …

1.醉翁亭记中围绕“醉翁之乐“叙写,依次写了醉翁的哪些乐趣.2.醉翁亭记中娱情山水以遣怀1.醉翁亭  2020-07-11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宋)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  2020-11-0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双调殿前欢(元•卢挚)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  2020-12-24 …

无题昨夜新城昨夜梦,梦回城中笑始终,晨露随风屋檐下,戏谑横卧醉酒翁第一次,不要批评的太厉害,以鼓励为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