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时,蜀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将离堆凿开,把岷江水分为两股,其中一股沿水渠进入成都平原。这样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时,蜀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将离堆凿开,把岷江水分为两股,其中一股沿水渠进入成都平原。这样既解除了岷江水害,又可使成都平原得到灌溉。到了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描绘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材料二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闲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闲,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约公元前236年),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以上两段史料均摘自(《史记?河渠书》)
材料三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又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兵食所资在东南”。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国建成两大水利工程的原因及其对秦国的影响。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起到什么政治作用?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在唐朝经济中的作用。
(3)甲乙两同学“穿越”到了唐朝的桂州(今广西桂林),又要赴唐都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为免去陆路车马劳顿之苦,他们决定走内河水路去长安,这样入可在船舱苦读,出可欣赏两岸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水上路线。
英语翻译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岭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 2020-04-27 …
有了解雅思平行阅读法的认识吗!最近很多同学都跟我推荐平行阅读法,说这样做题会快一些,我目前的水平是 2020-05-17 …
阅读《凿井》,回答后面问题(11分)凿井①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②当然,人生有许多推不开的 2020-06-16 …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中流砥柱》这篇文言文啊中流砥柱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 2020-06-21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2020-06-23 …
下面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练习。禹治洪水,凿轩辕开,谓与涂氏曰:“欲饷,闻鼓声乃 2020-07-08 …
英语翻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砥柱,山名也.昔禹冶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 2020-07-10 …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2020-11-21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2020-11-24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