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解】:①值:适逢。②郡:此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子速 ___
②贼 ___
巨伯曰 ___
(2)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___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吾欲辱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翻译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4)请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去:离开;
②句意为:敌寇已经进了城,既:已经;
③句意为:对巨伯说.谓:对…说.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结合自己对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例句: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之:助词,的.
A:送杜少府去蜀州上任.之:动词,去,到.
B:我想羞辱他.之:代词,他.
C: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之:助词,的.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败:败坏;以:来;岂:难道.句子翻译为:毁坏道义求得生存,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情呢?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以看出荀巨伯为朋友敢于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感人至深的朋友之情,还突出了他对“义”的坚守.
答案:
(1)①离开;②已经;对…说.
(2)D
(3)毁坏道义求得生存,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情呢?
(4)荀巨伯为朋友敢于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感人至深的朋友之情,还突出了他对“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