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南通24).(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
(10南通24).(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 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 的用量。
【分析讨论】 放热
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
【拓展延伸】水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将过量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只有气泡产生B.生成灰绿色沉淀C.生成白色 2020-05-13 …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属于同一目的生物,它们不一定属于( 2020-05-14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能体现的生态学原理不包括下列哪项()A.该现象反映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 2020-05-17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 2020-05-17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萋萋满别情.意思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020-06-12 …
风,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东吹吹,西吹吹,吹落了花姐姐的花瓣,吹落了树公公的叶子.风,像一个播种的园丁 2020-06-25 …
卷心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在酸性溶液中能被碘氧化.某实验小组通过如下实验对卷心菜中维生素C 2020-10-29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1)按形态结构特征,将生物分为、和;(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 2020-11-22 …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归为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和水生生物. 2020-11-22 …
如图是某品牌电吹风的电路图,其铭牌上标有“220V1100W”的字样.测得电热丝的电阻为48.4Ω.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