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句子赏析

题目详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句子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看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句子赏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A.格物致知B.发明  2020-07-04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2020-11-05 …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观点为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  2020-11-05 …

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两种思想主张解读合理的是A.二者思想没有区别B.“知”的本  2020-11-05 …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  2020-11-05 …

英语翻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2020-12-14 …

英语翻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2020-12-14 …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  2021-01-13 …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观点为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  2021-01-13 …

《观书有感》中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反映了A.陆九渊的“心即理”B.朱熹的“格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