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内容,完成1~4题。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内容,完成1~4题。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 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作者所体会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错在哪里?“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在求学过程中应如何发扬这种怀疑求真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龙字,是很多书法家比较忠爱的字。因为龙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龙的 2020-04-06 …
[渔家傲秋思]中,请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2020-05-16 …
Access中,基于"图书"、"借阅"表,查询每种图书借阅总天数(借阅天数=归还日期-借阅日期,只 2020-05-17 …
[渔家傲秋思]中,请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2020-05-20 …
名著阅读。(3分)《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 2020-06-16 …
四一班和四二班原来图书角的书一样多,后来,两个班都增加一些,使得四一班的图书增加到四倍,四二班的书 2020-06-25 …
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都读什么书?你看,历史上的著名人士无一不是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而成为学者或政客的。 2020-07-28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 2020-11-11 …
这是一次六年级数学月考上面的选择,学校图书室有文艺书、科普书、作文书和漫画书四类,前来借阅的同学每人 2020-12-04 …
一道语文题,请写出下面四类读书人的特点.写出下面四类的读书人的特点.1.好像从前计时的沙漏斗,读书像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