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把氯气缓慢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某化学兴趣小
题目详情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氯气缓慢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计划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制取简易消毒液.
①其反应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
②实验室配制好4.0mol•L-1的NaOH溶液,这种溶液___mL才能与2.24L氯气(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
(3)配制250mL 4.0mol•L-1 NaOH溶液的实验步骤: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d.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静置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①用天平称量的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g.
②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___.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用KMnO4和浓盐酸制Cl2;选用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时,应选用上图A、E两发生装置中___装置(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
D:___.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SO2和Cl2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
试分析:
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a.控制气体通入速率;b.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把氯气缓慢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计划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制取简易消毒液.
①其反应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
②实验室配制好4.0mol•L-1的NaOH溶液,这种溶液___mL才能与2.24L氯气(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
(3)配制250mL 4.0mol•L-1 NaOH溶液的实验步骤: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d.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静置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①用天平称量的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g.
②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___.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用KMnO4和浓盐酸制Cl2;选用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时,应选用上图A、E两发生装置中___装置(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
D:___.
(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SO2和Cl2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
试分析:
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a.控制气体通入速率;b.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含有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所以溶液呈现红色,但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溶液立即褪色,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2)氯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n(Cl2)=
=0.1mol
由Cl2+2NaOH=NaCl+NaClO+H2O
知n(NaOH)=2n(Cl2)=2×0.1mol=0.2mol
V(NaOH溶液)=
=0.05L,
故答案为:50ml;
(3)①n(NaOH)=0.25L×4.0mol•L-1=1.0mol,m(NaOH)=1.0mol×40g•mol-1=40g,故答案为:40g;
②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则正确的顺序为a、b、d、c、f、e,故答案为:a、b、d、c、f、e;
(4)①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时,需加热才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E;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SO2使品红褪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以看作是一个化合反应.该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很稳定,受热又能分解放出SO2,而恢复原来的红色.氯气使品红褪色是氧化性漂白,不可还原,无法恢复,
故答案为:无变化;恢复红色;
(5)①氯气和二氧化硫在该装置中能充分混合,且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列混合,故答案为:使SO2和Cl2充分混合;
②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恰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成没有漂白性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故答案为:SO2+Cl2+2H2O=2HCl+H2SO4.
(2)氯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n(Cl2)=
2.24L |
22.4L•mol-1 |
由Cl2+2NaOH=NaCl+NaClO+H2O
知n(NaOH)=2n(Cl2)=2×0.1mol=0.2mol
V(NaOH溶液)=
0.2mol |
4.0mol•L-1 |
故答案为:50ml;
(3)①n(NaOH)=0.25L×4.0mol•L-1=1.0mol,m(NaOH)=1.0mol×40g•mol-1=40g,故答案为:40g;
②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则正确的顺序为a、b、d、c、f、e,故答案为:a、b、d、c、f、e;
(4)①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时,需加热才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 ||
②SO2使品红褪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以看作是一个化合反应.该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很稳定,受热又能分解放出SO2,而恢复原来的红色.氯气使品红褪色是氧化性漂白,不可还原,无法恢复,
故答案为:无变化;恢复红色;
(5)①氯气和二氧化硫在该装置中能充分混合,且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列混合,故答案为:使SO2和Cl2充分混合;
②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恰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成没有漂白性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故答案为:SO2+Cl2+2H2O=2HCl+H2SO4.
看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函数(x,y)=x^4+y^4-2(x-y)^2,先求偏导,得到(0,0)(根2,-根2)(-根2 2020-05-13 …
y=(1-x^2)arcsinx的导数x^2是x平方的意思=-2xarcsinx+(1-x^2)乘 2020-05-14 …
把3倍的根号3分之1根号外的因数移到根号里面把负2倍的根号2根号外的因数移到根号里面 2020-05-21 …
高中生物根冠生长素的疑问生长素是根尖分生区产生,根冠是感光区(有单侧光时,根冠存在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2020-06-20 …
求作业答案:根据课文《送董邵南序根据课文《送董邵南序》默写.(1)董生到河北去的原因是:.(2)作 2020-06-27 …
内生真菌VS内生菌根菌我现在要晕了.被这2个东西搞得云里雾里.这2个是不是指同一种生物?我看了好多 2020-07-04 …
从根号到二到根号八这八个数甚至更多到底有什么排列的规律?有什么快速记忆的方法?例如:根号2约等于1 2020-07-19 …
有关定积分!1、(sinx)^2从0到π的定积分2、根号下[1-sin(2x)]从0到π/2的定积分 2020-11-01 …
图1为北京城市女生从出生到15岁的平均身高统计图,图2是北京城市某女生从出生到12岁的身高统计图.请 2020-11-21 …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A.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B.土壤因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