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①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从家乡来到上海参加考试。上海音乐学院我名落孙山,中央音乐学

题目详情

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

    ①1978 5 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从家乡来到上海参加考试。上海音乐学院我名落孙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复试名单榜要再过好几天才公布。我决定先回泰兴老家去等。走之前,我嘱咐一位亲戚: “ 到了发榜日,请帮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去看榜,如果有我的名字,赶紧给我拍个电报,我好赶来复试。

    ② 嘱咐了亲戚,我总感觉到不够放心。但我在上海就这么一位亲戚,还能拜托谁?想来想去,我想到了在考场上刚刚认识两天的一个考友 —— 王次炤。

    ③ 我和次   在考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从他看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在匆匆离开上海之际,我委托他在看榜时看到我的名字,给我发个电报。

    ④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复试资格并被录取啊 ! 比我年长 7 岁的次炤兄,毫无疑问肯定比我更希望获得复试资格。而那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全国范围内只招录 10 人,考生之间竞争之惨烈是不言而喻的。

    ⑤ 复试名单发榜那天是我的生日。早晨起来,我就开始等电报,等到中午,电报还没有来。下午 4 点多,门外响起了决定命运的敲门声 ——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复试通知终于到了。但当天泰兴到上海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唯一能让我赶上次日早上 8 点钟复试的,是离家 20 多公里的长江边上一班到上海的小客轮。那班客轮五等舱的乘客,全是带着农渔产品到上海赶早市的江北农民。而我, 美滋滋地与那些即将被上海人民吃掉的鸡鸭鱼蟹呆在一起,向着我的未来航行。

    ⑥ 那天深夜,就在我和各种动物酣睡在一起的时候,另外一份通知我复试的电报到了泰兴家里 ! 家里人接到这份作为喜讯的电报,却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我只委托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是发送这份深夜才到的电报的主儿,我的前途就毁了 ! 那么晚才收到复试电报,除非我有直升机,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次日早 8 点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的复试。

    ⑦ 后怕之余,家人感到庆幸 —— 幸亏那第一份电报到得及时 ! 庆幸之后,大家又感到纳闷:是谁选择这么晚的时间把复试消息告诉我呢?上海到泰兴的电报从发送到接收大概需要 4 个小时,半夜来的电报,发送的时间应当是傍晚七八点。故意这么晚才把消息传给我,这个人是谁?

    ⑧ 家里人显然不会认为发第二份电报的是我的亲戚。那么,肯定是那位受我委托的考生,故意拖延到晚上才发电报。这样,既可以轻松消除一个竞争对手,又不必背负爽约之名。于是家里人都嗟叹人心险恶。

    ⑨ 可是,大家的推测都错了 ! 恰恰是王次炤 —— 这位当时和我还素昧平生,只是在激烈竞争的考场上萍水相逢的考友,看到复试榜上有我的名字后,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复试的喜讯。而我的亲戚后来告诉我:他那天起来就没想到看榜,到了傍晚时分,他信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发榜处,在那里看到了我的名字,于是立即给我发了电报,虽然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⑩ 亲戚是个老人家,我不能责怪他。但我心里充满了对次   兄的感激 ! 如果不是他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电报,我的大学梦一定会梦断扬子江了。

    ⑩ 我说不清楚,次炤兄后来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他当年给我发电报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人有好报 !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为和自己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利益冲突的陌生人做好事。这一切堪称纯真年代里纯真人情的典范。(选自 2013 年 6 期《读者》作者:徐小平   有删改)

12 .依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情节。( 3 分)

归待复试

托人看榜

推测居心

感叹险恶

   

13 .文章第 ④ 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4 .请揣摩并分析第 ⑤ 段划线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3 分)

                                                                                       

15 .文章 ⑥-⑩ 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王次炤这个人物,请任选一种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3 分)

                                                                                         

                                                                                       

16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21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 .( 3 分)收到电报,夜赴上海。再收电报,惊后庆幸。揭出真相,歌颂真情。

  13. ( 3 分)不能。( 1 分)因为第 ④ 段通过写考试竞争激烈,为下文写与 “ 我 ” 存在竞争关系的考友看榜后立即电告 “ 我 ” 参加复试作铺垫,( 1 分)进而烘托出考友坦荡无私的宽阔胸怀。( 1 分)

  14. ( 3
1 分)而 “ 我 ” 在如此污浊的环境中,心里是美滋滋的,( 1 分)传达出作者在人生理想即将实现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1 分)。

  15 .( 3 分)示例:

    (1) 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1 分)家人推测迟到电报是考友发的,目的是借助时间来不及来消除 “ 我 ” 这个竞争对手,( 1 分)后面揭出真相,赞美了考友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1 分)

    (2) 首先写家人在深夜收到第二封电报,并推测是谁发出来的,设置了悬念,( 1 分)接着揭示了悬念,表达出 “ 我 ” 对王次炤的感激之情,( 1 分)从而更好地表现了王次炤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贵品格。( 1 分)

    (3) 与 “ 我 ” 存在竞争关系的王次炤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复试电报,和亲戚漫不经心,很晚才去看榜后才给 “ 我 ” 发来电报形成对比,( 2 分)突出了王次炤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1 分)

16. ( 2 分)作者虽然不大相信世上存在因果报应关系,( 1 分)却坚信 “ 好人有好报 ” 的观点。( 1 分)(只答最后一段的第三句话得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