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孔子改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更为严重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分)

2 )材料二中的“刚毅”“徐桐”属于哪个政治派别?( 2 分)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反对变法的原因。( 3 分)

3 )据材料二、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 分)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减少改革的阻力。( 2 分)

( 2 )地主阶级顽固派。( 2 分)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等,触犯了其利益。( 3 分)

  ( 3 )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反对;远离政治现实;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改革缺乏周全设计;遭到多阶层反对。( 4 分)

( 4 )促进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国近代化进入政治变革阶段。( 4 分)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布衣改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哪些同意不同写法的字词因为避帝王名讳而流传至今?希望详细全面.我知道一些,但希望详尽.正月避秦  2020-06-21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2020-06-29 …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最能说明的是()A、康有为自幼受  2020-11-03 …

下述材料分别出自四位思想家的哪本著作或译著()①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2020-11-03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2020-11-0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2020-11-0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孔子改  2020-11-03 …

.《孔子改制考》:“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宣  2020-11-03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2021-01-1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