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②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下列各项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甲文中庄公不懂军事,但他愿意听取曹刿的意见。
B、乙文讲到善于用兵的人,会运用把握士气的方法,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把握战斗力的方法。
C、甲乙两文都讲到利用军队在不同阶段的士气适时进攻的问题。
D、从表达方式来看,甲乙两文都运用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公将驰之 | 驰:驱车(追赶) | B、望其旗靡 | 靡:倒下 |
C、三军可夺气 | 气:士气 | D、朝气锐 | 锐:尖锐 |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②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下列各项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甲文中庄公不懂军事,但他愿意听取曹刿的意见。
B、乙文讲到善于用兵的人,会运用把握士气的方法,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把握战斗力的方法。
C、甲乙两文都讲到利用军队在不同阶段的士气适时进攻的问题。
D、从表达方式来看,甲乙两文都运用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句意:鲁庄公又要下令驾...
看了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 2020-06-11 …
《春秋》原文填空: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丙子,公薨于齐.丁 2020-06-17 …
英语翻译公及齐大夫盟于既,齐无君也.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 2020-06-17 …
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而视其辙 2020-06-18 …
《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与课文曹刿论战相比较 2020-06-19 …
春秋战国,爵位为君侯公的人,大臣是怎么称呼的?比如齐桓公,管仲不可能叫齐桓公为“齐桓公”的,也不可 2020-07-01 …
阅读《曹刿论战》答题。1、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在战前的谈话 2020-11-03 …
关于齐鲁长勺之战,《春秋》中只有一句:“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请与课文《曹刿论战》作比较 2020-11-26 …
关于齐鲁长勺之战,《春秋》中只有一句:“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与《曹刿论战》相比,请你谈 2020-12-26 …
关于“春秋五霸”人物说法,下列正确选项是(多选)------急!A.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