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可根据科学家测得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 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可根据科学家测得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pm(1ppm等于百万分之一),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1/4,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地表金属元素,把它变成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中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生命是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的。经过十几亿年的积累,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通过生物圈进行循环的碳的总量是巨大的,据估计,地球大气层中每年大约有1100亿吨的碳被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碳,其中99.99%又通过氧化反应而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只有不到0.01%因为地质变动的原因而留在了地壳里。别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经过很多年之后,累积起来就很可观了。科学家估计,留在地壳中的有机碳是生物圈有机碳总量的2.6万倍!难怪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假如这些有机碳都能被人类利用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能源危机了。可惜的是,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人类利用,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这些有机碳才能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化石能源。 所以说,地下有油的国家实在是太幸运了。别小看这点化石能源,如果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开采出来并燃烧掉的话,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很可观的。目前人类每年因燃烧化石能源而向大气中排放约75亿吨碳,相比之下,因火山爆发而排放出来的碳还不到人类排放量的1%。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一直在260—280ppm范围内波动,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接近400ppm。如果仅仅计算因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个数字还应该再增加一倍。但是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小题1:下面所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1)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主要到哪里去了? (2)最后一句说“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 (1)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2)节能减排、增植草木是调节气候的措施之一。 |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项合文意,文中有表述,“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C项合文意,见第2段最后一句。D项合文意,第3段表述这个意思。B项不合文意。第2段中说“。。。变为碳酸盐,沉积至岩石层中”。该项说“变为碳酸盐,形成岩石”。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项原文。文中第2段说“。。。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第3段说“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第4段又说到“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B项合文意。第5段说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利用,“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地球上的有机碳才能变成石油。C项合文意。这项有两个判断,一是“远古到现在”地球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第1段可找不到,第二个判断“现代又缓缓上升”,见倒数第2段。D项不合文意。该项说“排放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升高,不对。主要是排放二氧化碳使其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使地表热量难以向太空释放。 小题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首先搜索这句话所在的区间,然后阅读理解,找出作者的观点句。第1问可参考第4段最后一句。难怪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文中再三强调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使地球升温,所以依文意可想到“节能减排”;文中说“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是“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见增植草木是调节气候的措施之一。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地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想知道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听说:以前有个外国科学家说地球和什么星球要相撞,别人不相信他说:"反正世界 2020-04-27 …
专硕的学科教学(英语),这个学科怎么样?之前报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但排名不太理想,估计得调到 2020-05-17 …
在广州做产前无创DNA检测的问题我想在广州省妇幼做产前无创DNA检测,请问做这个检测用找具有权威性 2020-05-17 …
登科后孟郊从前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登科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2020-06-09 …
一些科学题目一.填空题.1.胡克用显微镜首先看到的是(),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2 2020-06-09 …
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 2020-06-10 …
七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集体步行去市博物馆参加科技活动.小刚担任通讯员,在队伍中,他先数了一下前后的人 2020-06-10 …
看到期中的成绩单了,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为什么排在年级前面的(130名之前)八科总排名在文科总排名跟 2020-06-12 …
我儿子小学成绩特别好,初中也还行,到了高中成绩就下降了,可能是学科多了的原因,主要是英语拖后腿他现 2020-06-22 …
读了"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成语?除了:史无前例前 202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