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

题目详情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B.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 
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

解析
分 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清初的剃发令”“ 太平天国的蓄发令”“ 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可以看出“辫发之争”与政治斗争密切相连,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无法体
现,故排除。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辫发之争)

看了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明末清初,万历年间的一个历史剧剧本.5个人,表演时间为5分钟左右.要剧本!明天就要用,任意一个明末  2020-05-17 …

《马伶传》的作者是( )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B.元末明初的散文家 C.明末清初的小说家D.元  2020-06-04 …

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初的制度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⑧,但还保留着由满洲  2020-06-11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尔矣”,对这些主  2020-06-17 …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  2020-07-04 …

安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科技名流。(1)学贯中西、著有《中西数学通》的清代数学家是。(2)明末清初的  2020-07-11 …

(2014·宝鸡质检)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  2020-07-14 …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  2020-11-03 …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  2020-11-10 …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与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何区别  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