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明宗纪论北宋•欧阳永叔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明宗纪论
北宋•欧阳永叔
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闻道等言谷帛贱,民无疾疫,则欣然曰:“吾何以堪之,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吏有犯赃,辄置之死,曰:“此民之蠹也!”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①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②.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而变起仓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③……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④而毁誉乱真⑤之敝矣。……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明宗纪》)【注】①畋:打猎。②臣下:指下文任圜、安重诲等人。③“至于从荣”五句:李从荣为唐明宗的次子,封秦王。长兴四年十一月,明宗病重,从荣认为已死,怕别人争位,带兵入宫,被诬为弑父篡位,死于乱军中。明宗本有意传位于从荣,闻从荣死,亦悲痛而死。大恶:弑父弑君之罪。趁唐明宗病危之际,起兵夺帝位,虽被镇压,但造成日后皇室成员内斗的祸因。④上下相徇:群臣互相猜忌。⑤毁誉乱真:说好说坏都不符合实际。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___
A.安定 B.治理 C.医治 D.整治
②减罢宫人、令官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于五代之君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天以火戒我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此天所以赐我也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D.而变起仓卒 二败而三胜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何况在后代的君主中呢!何况在五代的君主中呢!
B.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
(明宗)多次询问宰相冯道等关于百姓患病的痛苦。
C.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
(明宗)用诏书称赞廉吏孙岳等,来教化百姓。
D.生民实赖以休息
人民确实依赖(这些条件)来休养生息。
(4)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
(5)作者认为明宗的治国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作答,并举例加以阐述。
明宗纪论
北宋•欧阳永叔
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闻道等言谷帛贱,民无疾疫,则欣然曰:“吾何以堪之,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吏有犯赃,辄置之死,曰:“此民之蠹也!”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①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②.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而变起仓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③……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④而毁誉乱真⑤之敝矣。……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明宗纪》)【注】①畋:打猎。②臣下:指下文任圜、安重诲等人。③“至于从荣”五句:李从荣为唐明宗的次子,封秦王。长兴四年十一月,明宗病重,从荣认为已死,怕别人争位,带兵入宫,被诬为弑父篡位,死于乱军中。明宗本有意传位于从荣,闻从荣死,亦悲痛而死。大恶:弑父弑君之罪。趁唐明宗病危之际,起兵夺帝位,虽被镇压,但造成日后皇室成员内斗的祸因。④上下相徇:群臣互相猜忌。⑤毁誉乱真:说好说坏都不符合实际。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___
A.安定 B.治理 C.医治 D.整治
②减罢宫人、令官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于五代之君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天以火戒我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此天所以赐我也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D.而变起仓卒 二败而三胜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何况在后代的君主中呢!何况在五代的君主中呢!
B.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
(明宗)多次询问宰相冯道等关于百姓患病的痛苦。
C.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
(明宗)用诏书称赞廉吏孙岳等,来教化百姓。
D.生民实赖以休息
人民确实依赖(这些条件)来休养生息。
(4)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
(5)作者认为明宗的治国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作答,并举例加以阐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治世少”与“乱世多”并列,所以“治”为形容词,即“太平”“安定”.故选A.
②“减罢”即“减少”“罢免”,“减罢”分别与“宫人、伶官”呼应.
(2)A组中两个“之”都是助词,但用法不同:第一个“之”是“的”的意思,第二个“之”是助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组中的两个“之”都是介词,“用”的意思.C组中的两个“所以”的含义不同:第一个是“用来…的”的意思,第二个是“…的原因”的意思.D组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而”在第一个句子中表示顺承关系,在第二个句子中则表示并列关系.故选:B.
(3)B.根据“(明宗)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后冯道等的回答:“谷帛贱,民无疾疫”,知道明宗问的绝不仅仅是“患病的痛苦”,而应是包括百姓患病痛苦在内的“生活中的困苦”.
(4)断句要能正确翻译文章,本句的译文为“明宗开始成为帝王时,年纪已高,不接近俗乐和女色,不喜爱游猎.在位七年,在五代的国君中,时间最长”.
(5)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第一问,文中有很明显的句子“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再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两个句子进行解说即可.
答案
(1)①A.②罢免.
(2)B.
(3)B.
(4)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
(5)作者认为明宗的治国特点是爱人恤物和仁而不明.“爱人恤物”的表现是有不接近俗乐和女色,不喜爱游猎;减少宫人,罢免伶官;以天意警戒自己,不玩物丧志,不奢侈腐化;关心百姓疾苦,处死贪赃的官员,表扬廉洁的官吏.“仁而不明”表现是大臣无罪却诛杀大臣,对儿子李从荣不能提前考虑,妥善地安排好,结果导致儿子被杀死,自己也含恨而死.
②“减罢”即“减少”“罢免”,“减罢”分别与“宫人、伶官”呼应.
(2)A组中两个“之”都是助词,但用法不同:第一个“之”是“的”的意思,第二个“之”是助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组中的两个“之”都是介词,“用”的意思.C组中的两个“所以”的含义不同:第一个是“用来…的”的意思,第二个是“…的原因”的意思.D组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而”在第一个句子中表示顺承关系,在第二个句子中则表示并列关系.故选:B.
(3)B.根据“(明宗)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后冯道等的回答:“谷帛贱,民无疾疫”,知道明宗问的绝不仅仅是“患病的痛苦”,而应是包括百姓患病痛苦在内的“生活中的困苦”.
(4)断句要能正确翻译文章,本句的译文为“明宗开始成为帝王时,年纪已高,不接近俗乐和女色,不喜爱游猎.在位七年,在五代的国君中,时间最长”.
(5)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第一问,文中有很明显的句子“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再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两个句子进行解说即可.
答案
(1)①A.②罢免.
(2)B.
(3)B.
(4)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
(5)作者认为明宗的治国特点是爱人恤物和仁而不明.“爱人恤物”的表现是有不接近俗乐和女色,不喜爱游猎;减少宫人,罢免伶官;以天意警戒自己,不玩物丧志,不奢侈腐化;关心百姓疾苦,处死贪赃的官员,表扬廉洁的官吏.“仁而不明”表现是大臣无罪却诛杀大臣,对儿子李从荣不能提前考虑,妥善地安排好,结果导致儿子被杀死,自己也含恨而死.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昔日中西未开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饪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一尝到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我国近代 2020-05-16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 2020-06-16 …
1.简要评价埃及的旅游资源2.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对此你有何看法3.为论证红海是由板 2020-06-17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 2020-07-25 …
文明娱乐,健康休闲,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文明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下列不属 2020-08-04 …
材料一绘画之学,为各学之本,国人视为无用。岂知一切工商之品,文明(意为文治教化)之具,皆赖画以发明之 2020-11-20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阅 2020-11-23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阅 2020-12-06 …
“我们有根据期望文明各国赶紧援助我们……可是这种期望竟然落空!不仅欧洲人,甚至美洲北部我们的兄弟们, 2020-12-18 …
初二历史问题说一说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各有什么特色?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