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节选)王了一西洋的汉学家以为中国人本来是不会骑马的,骑马的艺术系从蒙古族学得。这话的重要证据自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真的,咱们在《诗经》里
骑马(节选)
王了一
西洋的汉学家以为中国人本来是不会骑马的,骑马的艺术系从蒙古族学得。这话的重要证据自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真的,咱们在《诗经》里所看见的“四牡有骄”、“两骖如舞”一类的字句都只描写的是拉车的马,而不是人骑的马。
但是,咱们不必讳言骑马是从胡人学来的,正像现在不必讳言飞机大炮是从西洋学来的一般,只要咱们有跟人学样的本领就好。像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武士那样神勇,学骑马是绰有余裕的。依《左传》里说,当时中国的武士会跳上战车,甚至可以在马跑的时候跳上敌人的车辆去刺杀敌人。拿这种本领去学骑马,不是易如反掌吗?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英雄是多么爱他们所骑的马啊。楚霸王的乌骓和虞姬并重,或者可说比虞姬更为重要,因为等到“骓不逝”的时候,虞姬只能陪着他徒唤“奈何”。名将有了良马,然后相得益彰。故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直到现代,我还觉得一位军长骑上一匹马就显得格外威风凛凛。那种“逸势凌蛟虬”的神气绝不是任何机械所能代替的。假使将来战术发展到总司令须坐某种“堡垒”上阵,我在赞赏战术高明之余,仍旧要惋惜武士不复能感受乌骓赤兔的烟士披里纯[注]。
说起骑马,会联想到西洋古代的“骑士”。只有那种任侠仗义、扶弱锄强的人,才不辱没名马。依照传说,中古时代只有“骑士”能有骑马的权利,而“骑士”又都是忠勇的人。不管它是不是事实,只这忠勇和马的搭配就够有趣的。咱们可以说,马就是忠勇的象征。
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何等浅的气量!“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这是多么令人作呕的神情!我们读到这一类的诗句的时候,眼睛里活现出戏台上状元游街的景象:一个弱不禁风的瘦书生拿着鞭子像挥扇般地摇了又摇。这和骏马的神态形成一种极端的反差。马者,怒也,武也(据《说文解字》)。多数书生非但不能武,连怒也不过五分钟,如果他们要骑马的话,最好择一些“驾骀”给他们骑。
不过,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像陆放翁的骑马就不凡。“桃花骏马青丝”,“射雉西郊常命中”,这种畋猎的英姿,并不亚于冲锋陷阵。也许因为他是帅府的参议,所以能有“上马杀敌,下马作露布”的豪情。必须是他这种人,才够得上说“中原北望气如山”;才够得上说“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才够得上说“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我14岁就学骑马。虽然栽了不少的跟头,但是那种飞行的乐趣,至今犹萦梦乡。这20年来,总没有痛痛快快地骑它一次,不免有赘肉复生之感。我自信盛年虽逝,豪气未消。等到黄龙既捣,白堕能赊的时节,定当甘冒燕市之尘,一试春郊之马!
[注]烟士披里纯:是英语“inspiration”的音译词,意为灵感。
[阅读训练]
1.作者写骑马,为什么要从“西洋的汉学家以为中国人本来是不会骑马的”写起?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看来,英雄骑马和文人骑马有什么区别?作者对两者进行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结尾写自己骑马的经历,对于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骑(qi)兵还是骑(ji)兵三千铁骑(qi)还是三千铁骑(ji)一骑(qi)绝尘而去还是一骑(ji 2020-05-14 …
赵武灵王可以成功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A:颁布法令,强行推行B: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C:运用典型,作为 2020-06-04 …
这是一道20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一道题,请你做一做:客人的马一天能行300里, 2020-06-13 …
这是一道20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一道题,请你做一做:客人的马一天能行300里, 2020-06-13 …
修改病句春秋时代只有极个别骑马的情况,到了战国五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以从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术. 2020-06-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服饰变革源远流长。第一次服饰变革是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2020-06-30 …
古题今解客人的马一天能行300里,客人走时忘了带衣服,走了1/3天时才发现,于是拿着衣服骑着自己的 2020-07-08 …
客人的马一天能行300里,客人走时忘带衣服,走了三分之一天主人才发现,于是拿着衣服骑着自己的马去追 2020-07-09 …
骑马(节选)王了一西洋的汉学家以为中国人本来是不会骑马的,骑马的艺术系从蒙古族学得。这话的重要证据自 2020-11-02 …
.客人的马一天能行三百里,客人走时忘了带衣服,走了三分之一天时主人才发现,于是拿着衣服骑着自己的马去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