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小题。(20分)不卖范春歌⑴我有个朋友是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⑵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小题。(20分) 不卖 范春歌 ⑴我有个朋友是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 ⑵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 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 ⑶那天朋友到家来小坐,进门直摇头,以为他淘宝看走了眼, 一问,讲了这么件事 。 ⑷路上,他遇到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但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了个路线图。 ⑸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⑹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⑺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他摸摸虎头鞋说,二十块钱卖给我怎么样。年轻的夫妇只是说,鞋子他太姥姥做的。 ⑻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五十块。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⑼他着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几张钞票:好,不说了,100! ⑽年轻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他不甘心地喊:120!。 ⑾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⑿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真不知怎么谢你! ⒀这下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话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钱,讲好120块,一分不会少。 ⒁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⒂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高兴呢! ⒃对方笑了,女人说: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高兴了。你拿去给孩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⒄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⒅朋友摊开双手: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她老人家一定更高兴。 ⒆后来呢?我问。 ⒇朋友说,后来我把这一家三口送到了车站,就告别了。 他还说,这年头见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的事儿,今遇到一个例外。难得 。 (选自《读者文摘》2013年第3期) 小题1:文章标题为“不卖”,意为“年轻夫妇不卖太姥姥为孩子做的那双鞋”。请阅读全文后梳理两条年轻夫妇不卖鞋的原因。(4分) 原因一: 原因二: 小题2:第⑶段中说,“一问,讲了这么件事”,朋友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3:结合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2)他还说,这年头见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的事儿,今遇到一个例外。难得。 小题4:文中“我”的那个“朋友”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小题5:小说第⑺—⑽段中写朋友买这双虎头鞋从“20元”不断加到“120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可能原因参考:鞋子饱含着太姥姥的一片深情,真情无价,不卖;朋友热情相助,送鞋真诚感谢,不卖;卖鞋违背心愿,亵渎真情,不卖……(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4分,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素各1分;或者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1分)事件概括参考:朋友为一对年轻夫妇画路线图热心指路后,看上了夫妇那双古朴虎头鞋,朋友出高价想买下,年轻夫妇不卖却打算送给他,朋友毅然放弃购买虎头鞋。 小题3:(1)在朋友心目中,世上已没有真情,人们都被金钱玷污了,只要肯花钱,什么东西都可买到。 (2)朋友对年轻夫妇以情意为重,不为金钱所动的品质的赞美,也含蓄委婉地批评了当下认钱不认情的恶浊风气。 小题4:(4分,每一方面各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朋友是一个精明而性急的收藏爱好者,他独具商业慧眼,见到少见的古朴虎头鞋,就动了心思,并急不可耐地不断加价;朋友热心、热情、真诚、乐于助人,他不仅为年轻夫妇指路,画路线图,还把他们送到车站;他还善解人意,善良豁达,不贪不占,见年轻夫妇要送我鞋子却不收钱,毅然放弃钟爱的虎头鞋。 小题5:4分)侧面(间接)描写(反衬),以朋友不断加价的性急反衬夫妇二人对鞋子的珍爱难舍和不为金钱所动的品质(意合即可)。 |
点评: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我们在整体感知文章情节的基础上,要理清这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记叙文中的事件要经常性按这个标准去理解概括,这样,提取和概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小题3:试题分析:结合全文内容,并分析句中的“得意地说 ”及所说的话的内容可知,朋友曾经认为没有有钱买不来的东西,人们都认钱了,没有什么真情了。第二个句子是遇到这个故事之后朋友的想法, 这么年轻夫妇以情意为重,不为金钱所动的品质使朋友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人间还是有真情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只认钱。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只认钱不认情的行为的批判。 点评:理解语句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句子放到原文语段中,并结合全文内容,有的还要结合主旨,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 小题4:试题分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答题的具体要求,即要把原文的情节或朋友的话语指出,据此得出朋友的性情。如朋友热情、真诚,他为年轻夫妇指路最为热情,还给他们画路线图,最后竟把他们送到车站;朋友是一个性急的收藏爱好者,他见到古朴的虎头鞋,就动了心思,并不断加价想进行收藏;他善解人意,看到年轻夫妇要送鞋子,毅然放弃了钟爱的虎头鞋。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小题5:试题分析:从“20元”不断加到“120元”是在写朋友,既侧面写出了虎头鞋的少见古朴,又反衬出两个年轻人不为金钱所动,竟决定送给我的重情不重钱的高贵品质。 点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要看本段写了什么内容,之后又写了什么内容,所写内容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情,反映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得知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
看了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集合中三个元素,一共有几个子集的问题,四个呢?五个呢?求公式.原问题是这样“设集合A={1,2,3 2020-04-15 …
从集合S={1,2,3}中取出两个子集A,B,使A不是B的子集,且B不是A的子集,则共有几种不同的 2020-04-26 …
若规定E=的子集为E的第k个子集,其中k=,则(1)是E的第个子集;(2)E的第211个子集是若规 2020-06-11 …
王冕者诸暨人1、辄默记辄的注音2、琅琅达旦琅的注音3、恬若不见恬的注音4、冕因去,依僧寺以居.5、 2020-06-11 …
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噶n次方个子集,有2噶n次方-1个真子集,甘空集呢,有几多个子集?有几多个 2020-06-16 …
一个关于子集数量的问题一个集合所有子集的子集数量之和为3^n,请问如何证明?就是说一个集合,有n个 2020-07-08 …
已知集合{1,2,3,4,…,n}(n≥3),若该集合具有下列性质的子集:每个子集至少含有2个元素 2020-07-29 …
非空子集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假如集合A有n个元素,A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这里减1是减 2020-07-29 …
菜鸟求教刚学新课不怎么懂!集合的1.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其元素最多有个2.集合{3, 2020-11-29 …
关于高一集合1.已知A={a,b,c},求:(1).若集合A含有元素分别为1个,2个,3个,4个,5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