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当代神农氏》片断,回答问题。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阅读课文《当代神农氏》片断,回答问题。
1964 年 6 月 20 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把这株稻子取名为“野败”。国际上叫它“ WA ”。袁隆平,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 .给选文加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 .写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植株”时,描写到“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这三句话简短又独立成段,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袁隆平在寻找“雄性不育植株”时,“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 小心翼翼 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一句中加粗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5 .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袁隆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6 .通过以上的问题的解答,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你根据上面文段设计一道思考题。注意不要与前面的问题重复。
解析:
| 1 .寻找稻株; 2 .在这里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袁隆平寻找雄性生育植株的艰难; 3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植珠的艰难以及他不畏困难的品质; 4 .长时间、半个中国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他们对实验成果极其珍爱; 5 .不计个人得失,埋头苦干,献身科学事业; 6 .略 |
1:有一些卡片,上面写有3的倍数和4的倍数,其中3的倍数占卡片总数的2\3,4的倍数的卡片占卡片总 2020-05-13 …
根据课文:4.神通广大高瞻远瞩口若悬河神机妙算夸夸其谈阴谋诡计诡计多端好高骛远各抒己见诸葛亮(),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 2020-06-11 …
我们老师因为我交作业完了一节课就让我罚抄20页40面的化学元素表我们抄了4,5个小时该怎么办晚上写 2020-06-23 …
这片土地是神圣课文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什么的强烈要求 2020-07-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 2020-07-25 …
小玲用一张面积大约是30平方厘米的矩形卡片量备课本封面,沿着长边一排摆了6张,沿着宽边摆了4张,备课 2020-11-28 …
五(2)进行语文课文测试,一共有30个片段,从1到30编号,同学们进行抽签决定背诵的内容,抽走的签不 2020-11-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 2020-12-23 …
我们曾经学过一片课文,关于华山传说的是>,这个传说来自神话故事>,主要写的是().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