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王阳明的守仁格竹到底证明了什么?如题既然王守仁格竹了7天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呢么他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又证明出了什么还有能不能对格字有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真确的解释
题目详情
王阳明的 守仁格竹 到底证明了什么?
如题 既然王守仁格竹了7天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 呢么他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又证明出了什么 还有 能不能对格字有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真确的解释
如题 既然王守仁格竹了7天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 呢么他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又证明出了什么 还有 能不能对格字有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真确的解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个人认为
格,就是表示参悟事物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按程朱理学来讲,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参悟
从参悟这些物体的过程中
去理解天理
换句哲学术语就是,参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但是,如果按陆王心学的角度来看
格,就是去体验
要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
就必须去体验和经历
然后从中获取知识
所谓“心外无物”,可以引申为,如果你不去体验,事物就不会进入你的思想中
比如说,你没有看到花开,那花在你的心里就是没有开的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两家都是唯心主义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随便就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在哲学思辨的过程中,唯心主义也是必不可少一个门类
马克思就认为唯心主义的黑格尔是他的哲学思维上的导师嘛
跑远了
这里的“格”肯定是参悟的意思
但是,如果要说王阳明一生的学说来解释这个“格”,那应该是“体验”的意思
个人浅见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格,就是表示参悟事物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按程朱理学来讲,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参悟
从参悟这些物体的过程中
去理解天理
换句哲学术语就是,参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但是,如果按陆王心学的角度来看
格,就是去体验
要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
就必须去体验和经历
然后从中获取知识
所谓“心外无物”,可以引申为,如果你不去体验,事物就不会进入你的思想中
比如说,你没有看到花开,那花在你的心里就是没有开的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两家都是唯心主义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随便就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在哲学思辨的过程中,唯心主义也是必不可少一个门类
马克思就认为唯心主义的黑格尔是他的哲学思维上的导师嘛
跑远了
这里的“格”肯定是参悟的意思
但是,如果要说王阳明一生的学说来解释这个“格”,那应该是“体验”的意思
个人浅见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看了王阳明的守仁格竹到底证明了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 2020-04-09 …
1.真正的辩论与辩论比赛之不同在于,在前者中,辩论双方均站在自己真实的立场上,而在后者中,角色是抽 2020-04-26 …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 2020-05-13 …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 2020-05-13 …
井有仁辩论赛速度求解子曰:“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 2020-05-16 …
刚刚上了逻辑学,几个概念有点混淆了~可靠论证和有效论证的区别,演绎有效论证是如果一个论证的前提为真 2020-06-11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或见简略点 2020-06-14 …
说谎者悖论真是悖论吗?我怎么觉得能解释?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不因该相当 2020-07-24 …
有人了解论语吗?这里有四则论语大家帮忙翻译一下!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2020-11-05 …
下列句子反映了孔、孟怎样的思想或见解?(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0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