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王阳明的守仁格竹到底证明了什么?如题既然王守仁格竹了7天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呢么他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又证明出了什么还有能不能对格字有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真确的解释

题目详情
王阳明的 守仁格竹 到底证明了什么?
如题 既然王守仁格竹了7天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 呢么他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又证明出了什么 还有 能不能对格字有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真确的解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个人认为
格,就是表示参悟事物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按程朱理学来讲,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参悟
从参悟这些物体的过程中
去理解天理
换句哲学术语就是,参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但是,如果按陆王心学的角度来看
格,就是去体验
要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
就必须去体验和经历
然后从中获取知识
所谓“心外无物”,可以引申为,如果你不去体验,事物就不会进入你的思想中
比如说,你没有看到花开,那花在你的心里就是没有开的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两家都是唯心主义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随便就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在哲学思辨的过程中,唯心主义也是必不可少一个门类
马克思就认为唯心主义的黑格尔是他的哲学思维上的导师嘛
跑远了
这里的“格”肯定是参悟的意思
但是,如果要说王阳明一生的学说来解释这个“格”,那应该是“体验”的意思
个人浅见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看了王阳明的守仁格竹到底证明了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论语》中找出句子1.什么不是“仁”2.什么是“仁”3.怎样求“仁”4.“仁”是怎样的如何求“仁”  2020-06-15 …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下列有关朱熹的说法,不正  2020-07-28 …

谁会这道题: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  2020-07-28 …

我发觉老子丶庄子丶列子等人对儒教有很大误解他们认为仁义之士只是有为的窃国大盗,所以他们宁愿独善己身  2020-07-29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  2020-11-02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  2020-11-02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  2020-11-02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教境界的最  2020-11-02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即一个人只要克服自身的私欲,使  2021-01-12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孟子是我国战国时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