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粒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我探究
题目详情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粒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我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发方向,若电表指针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___.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发方向,若电表指针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电流表的指针一般情况下默认是指针方向即电流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静息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说明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 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 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正常的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故答案为:
(1)静息 内负外正
(2)向右偏转 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 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说明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 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 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正常的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故答案为:
(1)静息 内负外正
(2)向右偏转 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 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看了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突触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B突触可分为轴突—胞体型 2020-05-13 …
关于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B.突触可分为轴突→胞体型 2020-05-13 …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B.突触前轴突 2020-06-07 …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 2020-10-30 …
根据突触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以下是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 2020-10-30 …
(2013•闸北区一模)回答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由于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 2020-10-31 …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 2020-10-31 …
图为神经冲动传导示图(假设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样且都为兴奋性突触),说法正确的是(神经元示意图)() 2020-11-22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 2020-12-21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A.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