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的赏析

题目详情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的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注释】
①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定公的儿子,继定公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466年).②何为:即“为何”,做什么.③举:选拔.直:正直.错:通“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枉:邪曲.
【翻译】
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
【解读】
本章之“直”仍属“正直”的范畴.
《春秋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国君历位时间为序,鲁国共有12个君主,即“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哀公是鲁国最末一个君主,也是春秋结束时期最后的一个君主,生前曾为鲁国名将.哀公十一年,率兵随吴伐齐;十二年,用田赋;十四年,“西狩获麟”;二十七年,欲借赵之力伐三桓,反为三桓起兵所逼出奔,后被迎回国,不久卒.
哀公问政,即用什么方法让臣民服从管理,孔子回答说:“推举任用正直的人,废置邪僻罔曲之人,那么老百姓就服从管理,如果说推举任用邪曲之人,废置正直的人,那么老百姓就不服从管理.”这与后世诸葛亮上书刘禅说的“亲贤臣,远小人”的意思一样,是一条重要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该则内容讲授了如何用人的问题.《史记》载:鲁哀公问政,政在选贤.孔子的回答针对鲁哀公与三桓衅隙,尖锐指出哀公为政之失,舍贤任佞,以致三桓专权,批评的意味十分明显.同时孔子也希望能规谏哀公,举贤以服民.用人当与不当,关乎国家治乱,世运否泰.此则言言痛切,当为管理者的座佑铭.
看了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