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秋枣儿红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⑪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⑫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
(2)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3)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体会后写出其表达效果。
①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②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通过第一段“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可以看出故乡的枣多,枣红,枣香,枣甜,枣脆.
(2)本题是对故事情节概括的考查.运用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组织整理一句话即可.第3段叙述了我童年淘气打枣;第6段写祖母忙碌看枣,第7段叙述祖母愉快送枣,第10段记叙祖母专注晒枣,全家人幸福吃枣的往事.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第一句话中“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体现祖母的大方、质朴和善良.第二句话“果然”一词,承接上文,兑现了邻家慈爱老婆婆的诺言,烘托出善良乡邻的淳朴和守信.
(4)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从“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看出作者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从祖母愉快给乡邻送枣看出作者对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的赞美;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的赞美;“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对一家人围着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
(5)本题考查对文本整体的把握.本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表现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故第二项分析有误,选B.
答案:
(1)枣多,枣红,枣香.(3分)
(2)写了“我”淘气打枣,祖母忙碌看枣,祖母愉快送枣,祖母专注晒枣,全家人幸福吃枣等几件童年往事.(答出四件事即得4分)
(3)(1)“堆满了”生动形象写出了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体现祖母的大方,质朴和送枣时的幸福感,也侧面写出了秋枣的丰收带给人的喜悦心情.(2)“果然”一词,承接上文,兑现了邻家慈爱老婆婆的诺言,烘托出善良乡邻的淳朴和守信.(4分)
(4)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对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的赞美;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的赞美;对一家人围着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4分)
(5)B (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我”思念家乡的种种情感.) (3分)
看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秋枣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2020-06-11 …

秋颂作者在写到秋风卷落叶时,说道,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从中秋颂  2020-06-30 …

秋枣儿红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  2020-07-01 …

英语翻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  2020-07-0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秋斋即事许棐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  2020-07-12 …

求帮忙翻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  2020-08-03 …

《秋枣儿红》的阅读答案秋枣儿红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  2020-10-29 …

秋枣儿红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  2020-10-29 …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秋枣儿红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  2020-10-29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原因A兼并战争十分繁忙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C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D商品经济的兴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