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海南“毒”香蕉事件大揭秘今年3月份,受“吃香蕉会致癌”谣言影响,在盛产香蕉的海南岛,正处销售旺季的香蕉却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海南“毒”香蕉事件大揭秘

今年3月份,受“吃香蕉会致癌”谣言影响,在盛产香蕉的海南岛,正处销售旺季的香蕉却出现大量滞销,价格一落千丈,广大香蕉农户损失惨重。

    3月13日,广州的《信息时报》发表一篇名为《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文章,文章说广州香蕉大面积感染巴拿马病毒,几年内就会灭绝,这种病毒被称为“香蕉癌症”。

3月21日,《广州日报》一条消息称“香蕉等十二种水果有毒残余,有致癌物残余,成了毒水果。”

    文章刊登后,许多网站转载,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蕉癌”谣言四起,很多人误以为吃香蕉会得癌症而拒买。至此,海南香蕉销量急剧下降,价格猛跌。

    据了解,在3月20日之前,海南省香蕉的田头收购价普遍约2.6元/公斤。从3月20日起,海南香蕉正是成熟季节,面对突如其来的“巴拿马病”冲击,海南香蕉价格出现不正常的大幅下跌现象。4月1日,在海南乐东县地头收购价格跌至1元/公斤至1.4元/公斤,澄迈县0.6元/公斤至1元/公斤,最低0.2元/公斤,收购商减少,几乎无人问津,特别是农民分散种植的香蕉销售难,大量成熟的香蕉不能外销。

据悉,2006年海南全省种植香蕉69万亩,产量108万吨。按照常规,每年11月底到来年的5月底,海南香蕉收获占全年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过往连续三年产地收购价格在每公斤2至3元。据海南媒体指出,如今受“蕉癌”谣言冲击,每公斤香蕉降2元的话,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

    “近日关于‘香蕉巴拿马病’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传言无任何科学依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服丛教授4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说。他解释说,行业内称“巴拿马病”为“蕉癌”,是对这种植物疾病的形容,指染上这种真菌的香蕉植株难以存活。他一再强调,科学研究应该非常严谨,不能草率下结论。迄今为止,没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香蕉“巴拿马病”的病原生物能跨越植物界侵染危害动物。香蕉“巴拿马病”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迄今为止全球惟一专门研究热带作物的权威科研、教学机构。

    中新社4月3日播发的《专家认为,香蕉“巴拿马病”会导致人类癌症传言无任何科学依据》,当日凌晨由中新网转发,次日包括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网、凤凰网、新浪、搜孤等各大网站转载。

    4月5日,海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省政府从4月6日至4月15日,对运输香蕉的过海车辆,按每车300元的标准实行紧急补贴;并开启全省冷库收购并冷藏成熟蕉果,力图挽救因香蕉“巴拿马病”或致人类癌症谣言,导致的香蕉市场“滑铁卢”。同时,该省正组织传媒,在全国范围内对引起此次香蕉“滑铁卢”的不严谨信息辟谣。

    4月7日晚7时38分央视播出“谣言让大量香蕉滞销,海南蕉农蒙受巨大损失”的专题节目,以记者在海南、广东等地的详实调查,有力回击了不实传言。

    4月7日,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就近期有关“香蕉巴拿马病”的传闻发布消息称,香蕉巴拿马病学名为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目前,虽然海南省的香蕉价格整体上呈恢复性上涨的趋势,但是受到运输费用过高的影响,局部香蕉价格依然走低。

请给选文的两个部分拟设小标题,要能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4分)

答:                                           

有人认为选文第二部分画线句子与本篇通讯报道的主要内容没有什么联系,应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出现海南香蕉滞销的情况后,社会各界做了哪些有益的工作?(4分)

答:                                           

一则谣言竟然会导致整个省的香蕉滞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确实值得深思。有人说:经历这一事件,媒体宣传、预警机制、知识普及等方面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你认为需要反思些什么?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阐述。(6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

 (1)致癌谣言导致海南香蕉滞销,(2)保卫香蕉,政府专家力挽狂澜。( 4 分,每个2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不赞同。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强调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海南香蕉是否致癌”这个问题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2 分)这样前文所述的博士生导师郑服丛教授的香蕉致癌无任何科学根据的说法就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2 分)

【小题】

.⑴专家澄清事实。

⑵权威媒体及时宣传专家的观点。

⑶海南省政府对运输香蕉的车辆实行补贴。

⑷开启全省冷库收购并冷藏成熟蕉果。

⑸央视派记者调查,播出专题节目回击不实传言。

⑹农业部发布专项新闻予以澄清。

( 6 分,六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l)媒体需自律。作为发布新闻信息的媒体应从中吸取教训,要有责任感。新闻报道既要注重新闻效应,又要注重社会效应。否则一个不严谨或错误的信息将引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整个事件中:媒体关于香蕉“巴拿马病”的片面报道有意无意地误导消费者.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解,继而产生香蕉致癌的谣言。

(2)预警需重视。政府需切实重视地方农业品牌的保护,建立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不能一味的亡羊补牢。红心鸭蛋事件、毒西瓜事件、香蕉致癌事件,无一不在警示我们:不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最后尽管我们在事件发生后做了许多补救工作,还是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知识需普及。一个本属致植物枯萎的“巴拿马病”竟被演绎成食后致癌的可怕谣言,细细想来,多少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说到底,还是公众对相关知识的匮乏。所以多做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也是很有必要的。

( 4 分。观点明确l 分,结合文本阐述3 分,选择其它角度也可)

解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