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甲、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己组装的用DIS实验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两套实验方案(与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的连接均未画出).(1)补齐甲方案操作步骤:①如图安装好器材
题目详情
如图甲、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己组装的用DIS实验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两套实验方案(与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的连接均未画出).

(1)补齐甲方案操作步骤:
①如图安装好器材,启动DIS,进入“用DIS测加速度的界面”,
②开启发射器电源,由静止释放发射器,获取发射器自由下落的v-t图象,
③在图象上选取两点A、B,记录vA、vB和两点之间时间间隔△t,求出该次实验g值,
④___.
(2)为了减小该实验的误差,选取A、B两点时应注意的是:___.
(3)乙方案中已测量的物理量有:球直径d、球通过光电门1和2的时间△t1、△t2,还需测出的一个物理量是___,并写出g值的表达式___.
(4)为减小实验误差,安装乙方案中两光电门时应注意:___.

(1)补齐甲方案操作步骤:
①如图安装好器材,启动DIS,进入“用DIS测加速度的界面”,
②开启发射器电源,由静止释放发射器,获取发射器自由下落的v-t图象,
③在图象上选取两点A、B,记录vA、vB和两点之间时间间隔△t,求出该次实验g值,
④___.
(2)为了减小该实验的误差,选取A、B两点时应注意的是:___.
(3)乙方案中已测量的物理量有:球直径d、球通过光电门1和2的时间△t1、△t2,还需测出的一个物理量是___,并写出g值的表达式___.
(4)为减小实验误差,安装乙方案中两光电门时应注意: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v-t图象的斜率物理意义求得加速度,K=g
④为减小实验误差,要多次测量得出g的平均值
(2)为减小实验误差要:A、B两点应在v-t图线的同一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3)本方案为应用公式:
-
=2gh,则还要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
则有:(
)2-(
)2=2gh 得g=
(4)减小实验误差,安装乙方案中两光电门时应注意:两光电门中心应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故答案为:(1)④多次测量得出g的平均值
(2)A、B两点应在v-t图线的同一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3)两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 g=
(4)两光电门中心应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④为减小实验误差,要多次测量得出g的平均值
(2)为减小实验误差要:A、B两点应在v-t图线的同一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3)本方案为应用公式:
v | 2 B |
v | 2 A |
则有:(
d |
△t2 |
d |
△t1 |
(
| ||||
2h |
(4)减小实验误差,安装乙方案中两光电门时应注意:两光电门中心应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故答案为:(1)④多次测量得出g的平均值
(2)A、B两点应在v-t图线的同一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3)两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 g=
(
| ||||
2h |
(4)两光电门中心应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较远.
看了 如图甲、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距离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15厘米甲乙两 2020-04-11 …
请写出下题的算式在一副比例尺是1:4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30cm,如果在另一幅地图 2020-04-26 …
甲乙两地相距45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的两地距离是3厘米.(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如果 2020-05-13 …
在同一张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图上距离40厘米,乙丙两地距离50厘米,已知甲乙两地实际相距8千米,乙 2020-05-22 …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4厘米,乙丙两地距离是7.2厘米,已知乙,丙两地实际距离是36千米, 2020-06-05 …
甲乙两地实际距离为50千米,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现在地图上乙丙两地相距19厘米那么乙丙两地实 2020-06-23 …
在线段比例尺是04080120千米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是1:(). 2020-08-02 …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相距5cm的两地,实际相距390km.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14.5cm,甲地 2020-11-08 …
关于比例尺的问题超急的拜托了1.一幅地图比例尺是1:5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公路长3.6厘 2020-11-28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下图中的甲、乙两地实际情况,拟定了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农牧交界区的生态环境问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