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从“格致”到“科学”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Science(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中国士大夫问,Science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从“格致”到“科学”
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Science(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中国士大夫问,Science是什么?洋人说,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中国士大夫说,这种学问,中国自古有之,叫做“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四书集注》的作者朱熹先生解释说,“格”就是“到”,“格物致知”就是“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这不是你们的Science吗?洋人一听,大为叹服,从此Science便译为“格致”,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使用了半个世纪。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1866年,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放在今天,与《科学入门》同义。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英文译作“上海综合工学院”,又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刊名为《格致汇编》,英文称作“中国科学杂志”,发行23种,译介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但“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
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日本最早将英文的Science译为“科学”的时间在1874年;中国科技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他在1897年11月前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两本书:“《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樊先生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意义。”同一年,严复先生开始翻译《原富》,将“格致”与“科学”并用。但
直到十年后的民国初年,“科学”才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
(2005年12月《中国青年报》)
关于中国古代“格致”之学的实质,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
B.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
C.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D.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关于中国近代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和使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科学”一词是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借用过来的。
B.中文“科学”一词的含义与英文Science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
C.《四书五经》里的“格致”不能理解为“科学”,但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里的“格致”却与“科学”的含义完全一致。
D.中国近代科技史上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各门科学学都有对应的中文译名,但“科学”一词却一直未得到确认。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方的“科学”,强调实验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规律,求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B.西方的“科学”,经中国士大夫依据朱熹的言论,译为“格致”,让洋人大为叹服。
C.中国古代的“格致”之学,不是真正研究事物,所以“格致”是终没有成为“科学”的代名词。
D.由“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其实质上是由主观臆想向实证研究的过渡。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C 最全面准确
【小题2】C 原文中是“大致等同科学”,此处绝对化表述为“完全一致”
【小题3】D 原文中无此信息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 2020-05-14 …
“到了初中,我们再也回不到小学时候打打闹闹,欢声笑语的日子了。接替而来的,是初中那紧张、充满硝烟味 2020-05-17 …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孟子小时候很贪玩。一天,孟 2020-11-14 …
高分求一篇英语作文!高一水平就行了!不要张贴别人的急每到放学时间很多学校门口周围的小摊小贩开始繁忙起 2020-11-27 …
下列属于能积极主动适应中学新生活的做法有()①见到同学时,等对方开口,才与他打招呼②根据中学的特点和 2020-12-01 …
东城区所有小学报名时间(小学一年级,报名,报到,开学时间)是一样的吗?具体时间什么时候? 2020-12-06 …
每到放学时间,学生家长们开着汽车、骑着三轮车、白行车等交通T具,早早等在学校门口准备接孩子回家,导致 2020-12-15 …
“排好队、快走、好跟上!”每到放学时,学校门口传来这样的喊声。学校门口车来来车往,老师和保安只能用自 2020-12-15 …
王芳同学刚到中学时很高兴,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她对数学老师的讲课方式产生了不适应,再加上班长落选带来的 2021-01-02 …
进入新环境王芳同学刚到中学时很高兴,但随着环境的改变,他对数学老师讲课的方式产生了不适应,再加上班长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