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科研小组对一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不同体积的样方来调查土壤中的物种数。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群落中
某校生物科研小组对一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不同体积的样方来调查土壤中的物种数。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由图1判断,调查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物种数的样方体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
(2)图2中未表示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的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偏高/偏低/不变)。
(3)由于某种原因使得A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减少,E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E每增加10kg生物量,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__kg。
(5)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演替结果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丰富度 V2 (2)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偏高 (3)自我调节 负反馈 (4)500 (5)次生 增强
分 析: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丰富度,由图可知,达到V2时种群数达到最大,且样方体积最小,所以最好选V2时。(2)图2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根据公式,即m/M=n/N 即n减少,所以M增大。即结果偏高。(3)A的数目减少而E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调节基础是负反馈。(4)食物链B→D→E中,5÷20%÷20%=125,食物链B→C→E中,(5÷20%)÷2÷20%=62.5,食物链B→A→C→E中,(5÷20%)÷2÷20%÷20%=312.5,共为500kg。(5)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由于生物种类增多,所以演替结果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作文《初中生活回顾》600字,不要太假就行-- 2020-04-25 …
马上要上高一了,这个暑假做些什么比较好?买些什么书呢?最好是巢湖的高中生来回答, 2020-05-21 …
如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 2020-06-27 …
根据“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相关实验,回答问题:(1)我们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 2020-07-03 …
某镇在2008年秋季开学时共有80名初中生没回校注册上学,对此,学校和镇政府的领导感到特别不解,我国 2020-11-14 …
山茶花、杜鹃花、栀子花等适宜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仙人球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现测得某土壤的p 2020-12-08 …
6.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动物的名字是,在湿润的土壤中生活。(2)它在湿润的土壤中打洞穴 2020-12-11 …
麻烦老师解答: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 2020-12-12 …
(2014•茂名一模)土壤中生活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某 2020-12-14 …
山茶花、杜鹃花、栀子花等适宜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仙人球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现测得某土壤的p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