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

题目详情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  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  ③加热  ④冷却  ⑤称量  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下仪器中选出本实验不需要使用的仪器(用字母填写)___.
A.托盘天平 B.研钵 C.试管夹 D.酒精灯 E.蒸发皿 F.玻璃棒 G.坩埚 H.干燥器   I.泥三角 J.石棉网 K.三脚架 L.药匙 M.坩埚钳
(2)该实验中哪一步骤需要使用干燥器?使用干燥器的目的是什么?答:___.
(3)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___.
(4)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①加热前质量:W1(容器),W2(容器+晶体);②加热后质量:W3(容器+无水硫酸铜).请写出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的计算式(含W1.W2.W3)为:___.
(5)若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填编号)___
A.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       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进行实验时,A.托盘天平,进行称量质量; B.研钵,进行研磨; C.试管夹,加热液体进行支持,而加热的是固体,药匙不用; D.酒精灯,加热; E.蒸发皿,进行蒸发,而本实验不需用蒸发; F.玻璃棒,可以进行转移等使用; G.坩埚,进行加热; H.干燥器,在冷却时使用,防止产生误差;I.泥三角 和 K.三脚架用于固定坩埚;J.石棉网,不用,坩埚可以直接加热; L.药匙,称量时使用; M.坩埚钳,夹持坩埚;
故填:CEJ;
(2)本实验为定量实验,对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在加热冷却时,为了防止硫酸铜吸水,应将硫酸铜放在干燥器中冷却,从而得到纯净而干燥的硫酸铜;故填:④;防止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3)在定量实验中,经常会在一些步骤进行重复,如本实验中的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的操作步骤要重复使用,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这是为了确定样品中结晶水是否已经完全除去,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而冷却需用在干燥器中进行,减少误差;故填:检验样品中的结晶水是否完全除去;
(4)使硫酸铜晶体完全失去结晶水    (4)通过分析可知,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W2-W1,失去的结晶水质量是:W3-W2,所以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是:
W2-W3
W2-W1
×100%;故填:
W2-W3
W2-W1
×100%;
(5)A、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硫酸铜会吸收水分,导致测出失去的结晶水偏小;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使固体质量差偏大,测出失去的结晶水偏大;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导致测出失去的结晶水偏小;
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加热后,水挥发,导致水的测定结果偏大.
故选:AC.
看了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物理题:量筒做的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什么?这是一道物理选择题哦.选择是:A:实验  2020-03-31 …

某汽车在一次行驶过程中消耗了5kg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1)求这些汽油完  2020-07-18 …

水的热缩冷胀水为什么会反常的热缩冷胀?首先物质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这是肯定的我查的时候说是在  2020-07-24 …

如图表示草场上某种草和某种羊的能量流动关系,对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a表示草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2020-11-05 …

如图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同种轻质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OA与竖直方向的夹  2020-11-24 …

冷却系统水循环泵改造我公司的冷却水泵和电机参数如下:进水管道直径已知、出水管道直径已知,泵的流量是8  2020-12-05 …

初二物理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这句话是错误的,请解释原因初二物理  2020-12-08 …

量量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他想利用这些盐水筛选出饱满的种子.为了测量出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他利用了托  2021-01-01 …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使用已磨损的砝码B.测量时指针偏向  2021-01-02 …

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B.质量  2021-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