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如图1,线段AB=12厘米,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到达各自的终点后停止运动.已知动点Q运动的速度是动点P运动的速度的2倍.设两点之间的距离
题目详情
如图1,线段AB=12厘米,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到达各自的终点后停止运动.已知动点Q运动的速度是动点P运动的速度的2倍.设两点之间的距离为s(厘米),动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图2表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
(1)求动点P、Q运动的速度;
(2)图2中,a=___,b=___,c=___;
(3)当a≤t≤c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线段MN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1)求动点P、Q运动的速度;
(2)图2中,a=___,b=___,c=___;
(3)当a≤t≤c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线段MN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设动点P运动的速度为x厘米/秒,则动点Q运动的速度为2x厘米/秒,
根据题意,得2(x+2x)=12,
解得x=2.
答:动点P、Q运动的速度分别是2厘米/秒、4厘米/秒;
(2)动点Q运动的时间a=
=3;
经过3秒,动点Q从点B运动到点A,此时动点P运动的路程为2×3=6,即b=6;
动点P运动的时间c=
=6;
故答案为3,6,6;
(3)当3≤t≤6时,设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kt+b,
∵图象过点(3,6),(6,12),
∴
,
解得
,
∴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2t(3≤t≤6).
根据题意,得2(x+2x)=12,
解得x=2.
答:动点P、Q运动的速度分别是2厘米/秒、4厘米/秒;
(2)动点Q运动的时间a=
12 |
4 |
经过3秒,动点Q从点B运动到点A,此时动点P运动的路程为2×3=6,即b=6;
动点P运动的时间c=
12 |
2 |
故答案为3,6,6;
(3)当3≤t≤6时,设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kt+b,
∵图象过点(3,6),(6,12),
∴
|
解得
|
∴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2t(3≤t≤6).
看了 如图1,线段AB=12厘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DC,∠DAB=90度,AD=2DC=4,AB=6.动点M以每秒 2020-05-16 …
如图,矩形ABCD中,AB=16,BC=6,动点P、Q分别从点A、C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 2020-05-24 …
已知线段AB=acm,P、Q是线段AB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80cm的速度向B运 2020-06-02 …
如图,线段AB=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另一个 2020-06-12 …
一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vB,到达C点速度是B点速度 2020-07-06 …
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角B等于90度,AB=8CM,AD=24CM,BC=26CM.点P从A出 2020-07-22 …
如图1,线段AB=12厘米,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 2020-08-03 …
一物体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运动到B需要用时为t;现在使该物体由A处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匀 2020-11-08 …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N从点A出发以每 2020-11-26 …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90,AB=BC=4厘米,点P以1米/秒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移动,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