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1)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1)       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响。

    历史上,关于科举取士的原则有两种观点。有人主张“逐路(地方行政区划)取人”,有人主张“惟才是择”。明代的科举制划分了“南榜”“北榜”“中榜(安徽及西南诸省)”,分别占录取总额的55%、35 010和10%;政府还明文规定各地的录取名额,各州县均有一定的配额,即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也会有人才被录取。

    (2)根据材料,说明明朝科举取士所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目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制度:图9:郡县制;图10:郡国并行制。      影响: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如“七国之乱”。 (2)原则:第一层次:坚持“惟才是择”或“逐路取人”。            第二层次:兼顾“惟才是择”和“逐路取人”。      “惟才是择”的表现:划分了“南榜”“北榜”“中榜”,分别占录取总额的55%、35%和10%。 “逐路取人”的表现:划分了“南榜”“北榜”“中榜”,各州县均有一定的配额。 目的:既扩大统治基础,又选拔优秀人才。(笼统答“巩固统治”,给1分)

考点:
古代地方的行政体制和明代的科举制。(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秦朝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在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郡国并行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分封制,导致了以后的王国之乱。(2)此题应该结合材料作答。明代科举制的原则有““惟才是择”或“逐路取人”的争论;其目的在于既要选拔人才,也要巩固统治基础。
看了 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飞翔的古树①古树是村庄的魂。②谁都说不清楚,是一个村庄跟着一颗或  2020-04-06 …

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  2020-05-17 …

文明古国所在流域年代文明成就共同点原因探究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020-05-22 …

麻烦老师解答: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左宗棠奏章请回答  2020-07-11 …

关于一次函数的问题2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摄氏度随着所出的深度X变化而变化,在一定范围捏,Y可以近似  2020-07-19 …

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  2020-11-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  2020-11-21 …

如右图所示,这是一幢古代建筑-----太庙,它座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  2020-11-23 …

1835年,英国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今往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也许这就是  2020-12-12 …

一束红色的激光由真空沿着径向射入一块半圆柱形人造水晶,如图(a)所示,对其射出后的折射光线的强度进行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