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
题目详情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的实像.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的实像.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图知,使发光体“F”、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2)如图,发光体“F”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接近于焦距,像距太大,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5)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可以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1)下;(2)缩小;(3)像比原来暗;(4)太大;(5)小;小于;远视眼.
(2)如图,发光体“F”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接近于焦距,像距太大,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5)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可以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1)下;(2)缩小;(3)像比原来暗;(4)太大;(5)小;小于;远视眼.
看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物理题阿,进来看看~~如图5所示,要建造长1.5m,宽0.3m,高3m的纪念碑,总质量为3.78t 2020-06-09 …
五年级一班有35名同学,共分成5排,每排7人,坐在教室里,每个座位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都叫做他的邻座 2020-06-11 …
如果在黑板写三个自然数:4,4,4,然后任意擦去一个数,换上未擦去的两个数的和减去1,这样继续若干 2020-07-05 …
小红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写成9,减数个位上的8写成5,所得差是126,正常答案是多少 2020-07-18 …
20.如图5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灯L1不亮,灯L2发光.出现以上现的原因可 2020-07-23 …
二(1)班的18个同学秋游租车.有11座的车2辆,6座的车3辆,4座的5辆,你能想出几种租车方法?怎 2020-11-15 …
数学题之160一辆大车和一辆中车共有68个座位,一所小学的师生外出春游,如果租一辆大车和3辆中车,只 2020-11-15 …
某校组织学生秋游,上周八年级租了2辆60座和5辆45座的客车,一天的租金为1600元,其中60座的客 2020-11-15 …
为方便行人,打算修建一座高5米的过街天桥(如图所示),若天桥的斜面的坡度为i=1:1.5,则两个斜坡 2020-11-25 …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5~7题。鸟巢与中国文化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鸟巢”的设计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