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化实验操作考查中,小维同学把蜡烛移到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只能在光屏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光斑
题目详情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化实验操作考查中,小维同学把蜡烛移到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只能在光屏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光斑,于是她断定此时蜡烛成正立放大的___像(选填“虚”或“实”).为了看到这个像,她站在烛焰的一侧,看到透镜上有如图所示的两个像,这两个像是由于光的___所形成的(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为了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她应该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维同学把蜡烛移到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
她站在烛焰的一侧,看到透镜上有如图所示的两个像,说明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两个面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这两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由于像在烛焰的一侧,所以应取下光屏,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故答案为:虚;反射;取下光屏,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小维同学把蜡烛移到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
她站在烛焰的一侧,看到透镜上有如图所示的两个像,说明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两个面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这两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由于像在烛焰的一侧,所以应取下光屏,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故答案为:虚;反射;取下光屏,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看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仿句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仿 2020-05-17 …
清平乐李煜黄庭坚两首词都写到了春,但表达的内容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李煜的清平乐最后一句 2020-05-20 …
搜狗输入法里有这个词!河清海晏也有,海清何晏! 2020-05-22 …
集书法之大成,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请回答1、材料中反映的是何时谁的艺术成就?2、 2020-06-09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r如何解释啊?在百度里面搜有很多说法,可是我查书的时候发现,这句 2020-06-11 …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2020-06-1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中国古代法律的对象是臣民,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约 2020-07-11 …
1.用求商比较法证明:当a>2,b>2时,a+b<ab.2.用分析法证明:1/(√2+√3)>(√ 2020-08-01 …
正余弦定理初中的几何法就算了,但最好用正弦余弦定理做一下四边形ABCD,∠DAB=90°,∠ABC 2020-08-02 …
任意三角形ABC.高线AH上取任一点D,连接并延长BD、CD交AC,AB于M、N.求证:角MHA= 2020-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