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度浮桥①至南台南宋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度浮桥 ① 至南台
【南宋】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 ② 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宋时是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九轨”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2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衬托和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浮桥 的特点。(2分)
22.分析颈联(第三联,“寺楼”一联)表达的感情。(4分)
21.夸张 雄伟壮观
22.颈联感伤,颈联中的“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解析】
21.
试题分析:
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来写景,是这首诗的特色。所谓触景生情,说的是诗人的情是由外界的景物所唤起来的,而这种情是诗人本身所具有的。陆游在这首诗中抒的是豪情,即诗中所说的“豪气”。
这个豪情首先表现在对浮桥的描写上。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浮桥的雄伟气象,体现出诗人轩昂的气概。这里的夸张,既有数量的夸张,也有描写性的夸张,使浮桥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更典型,更理想,使之瑰丽多姿,大放异彩,给人异乎寻常的感觉。其次,是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在“催昏晓”和“自古今”的催化下,使之“雄浑中兴象自远,有涵盖一切之气”。第三是以“吹笛榕阴”写出自己的乐观和自豪。这笛声“清音有余”,意味深长,绕榕千秋,不绝如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浮桥的壮丽,寄寓着作者对中兴景象的憧憬。诗作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的语言中显示了豪壮瑰伟的风格。首联说客中多病,闻南台之名而试作一次探访,是出游缘起。颔联写浮桥,表现其壮观,笔锋转为雄壮。颈联写至南台的所见所感。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中,“催”“自”两字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尾联转为豪逸。“白发未除”,但“豪气在”,显示乐观、豪迈的心境;接下一句,于榕树下醉吹横笛,是对乐观、豪迈心境的形象化描述。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海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海陆分布是说陆地分布在哪里它就会呈现哪里的气候吗?有说什么一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2020-04-26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度浮桥①至南台南宋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 2020-05-1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度浮桥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 2020-06-23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度浮桥①至南台南宋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 2020-07-0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 2020-07-1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 2020-07-13 …
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联系的一部分,王林在某国留学,通过微信给老妈发来他拍下的一组可爱的动物图片,据 2020-11-04 …
针叶林的生长与水分关系不大吗?为什么亚寒带针叶林横贯大陆,即便是理论上降水很少的大陆也有针叶林? 2020-12-23 …
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大陆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系;另一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