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二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清政府没有采纳黄宗羲观点的根源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一“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中心”、“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可以得出现象是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江浙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2)第一小问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以得出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或延缓了中国社会进步).
(3)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可以得出观点是农工商皆本.第二小问的根源,结合所学可知,根源是小农经济占主体(自然经济占主体);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故答案为:
(1)现象: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江浙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2)政策:重农抑商.
影响:严重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或延缓了中国社会进步).
(3)观点:农工商皆本.
根源:小农经济占主体(自然经济占主体);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