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不搅拌.如
题目详情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不搅拌.
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和______是对照实验.
(2)以“唾液”为变量时,______和______是对照实验.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
(4)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的原因是______.
(5)结合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馒头的消化与______有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充分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①号试管与③号试管是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③号试管是对照组;
(2)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①号试管是对照组;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①号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4)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5)比较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因此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因此馒头的消化既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又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故答案为:
(1)③①(2)①②
(3)①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4)酶的(催化)作用发挥最大活性
(5)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中的淀粉酶
(2)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①号试管是对照组;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①号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4)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5)比较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因此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因此馒头的消化既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又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故答案为:
(1)③①(2)①②
(3)①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4)酶的(催化)作用发挥最大活性
(5)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中的淀粉酶
看了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检验某溶液里是否含有NO3-,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浓H2SO4和Cu屑后共热B.加热 2020-05-17 …
用铜屑等物质为原材料可以之得硫酸铜溶液.在烧杯中放入铜屑和稀硫酸,加热并不断通入空气,在空气中O2 2020-05-17 …
“刚刚入职5天的新员工在清洗线上工作时右眼溅入铁屑”用英语怎么说? 2020-06-04 …
在苯中加入浓溴水,经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液,在上层液体中加入铁屑,产生的现象是溶有溴水的苯为什么能与 2020-06-07 …
现有FeCl3溶液,根据以下现象将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测得溶液的pH小于7:2.加入铁 2020-06-15 …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指示剂碘液可不可以事先加入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 2020-07-05 …
工业上可采取很多方法炼铜.在地下利用爆破粉碎孔雀石Cu2(OH)2CO3,再注入稀硫酸原地浸取,将 2020-07-06 …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为18.4摩尔每升的浓硫酸20.0毫升,加入铜屑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滤去多余的铜 2020-07-16 …
如图所示,将条形磁体放入装有铁屑的盒子里然后拿出,发现铁屑总是分布在条形磁体的两端,中间几乎没有铁 2020-07-22 …
混合配料中加入木屑,粗玉米粉的目的是什么?读以下某食用菌(真菌)养殖的大概过程,回答问题:将曝晒后的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