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小美同学打算用金属的置换反应制取氢气.请问:(1)她绘出如图表示的制取氢气的装置,该图有哪些错误,怎样改进?(2)她改正装置后,用镁和铝从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若分别用等
题目详情
小美同学打算用金属的置换反应制取氢气.请问:

(1)她绘出如图表示的制取氢气的装置,该图有哪些错误,怎样改进?
(2)她改正装置后,用镁和铝从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若分别用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得的氢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3)请你设计利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的装置,要求该装置能方便地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画出其装置示意图.

(1)她绘出如图表示的制取氢气的装置,该图有哪些错误,怎样改进?
(2)她改正装置后,用镁和铝从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若分别用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得的氢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3)请你设计利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的装置,要求该装置能方便地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画出其装置示意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图中没有用长颈漏斗,且下端没有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为防止气体跑出,应该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起到液封的目;
②装置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太长,不能导出气体,应只露出橡皮塞即可;
③导气管伸入集气瓶过短,会影响气体的收集,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并且需要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根据“用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则根据氢气的质量=
×金属质量,假设等质量的镁和铝都为1g,则它们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为
g、
g,故制得的氢气的质量比是
g:
g=3:4;
(3)图中装置通过打开或关闭止水夹能改变装置内的压强,使固体和液体药品接触或分开,从而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目的,
.
故答案为:
(1)①图中没有用长颈漏斗,且下端没有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为防止气体跑出,应该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起到液封的目;
②装置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太长,不能导出气体,应只露出橡皮塞即可;
③导气管伸入集气瓶过短,会影响气体的收集,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并且需要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3:4;
(3)
.
(1)①图中没有用长颈漏斗,且下端没有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为防止气体跑出,应该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起到液封的目;
②装置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太长,不能导出气体,应只露出橡皮塞即可;
③导气管伸入集气瓶过短,会影响气体的收集,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并且需要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根据“用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则根据氢气的质量=
| 金属的化合价 |
|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
| 2 |
| 24 |
| 3 |
| 27 |
| 2 |
| 24 |
| 3 |
| 27 |
(3)图中装置通过打开或关闭止水夹能改变装置内的压强,使固体和液体药品接触或分开,从而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目的,
.故答案为:
(1)①图中没有用长颈漏斗,且下端没有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为防止气体跑出,应该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内液面以下,起到液封的目;
②装置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太长,不能导出气体,应只露出橡皮塞即可;
③导气管伸入集气瓶过短,会影响气体的收集,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并且需要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3:4;
(3)
.
看了 小美同学打算用金属的置换反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按下列程序进行运算(如图)规定:程序运行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244”为一次运算.若x=5,则运算进 2020-06-23 …
按下列程序进行运算(如图)规定:程序运行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244”为一次运算.若x=5,则运算进 2020-07-19 …
小李计算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不小心把1当成10来计算,得到错误的结果恰好是100.那 2020-11-10 …
小明计算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不小心把1当做10来计算,.小明计算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自然 2020-11-10 …
小刚计算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误把1当成10来算,得错误结果恰为100.你能帮助小刚纠正 2020-11-10 …
小刚计算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误把1当成10来算,得错误结果恰为100.你能帮助小刚纠正 2020-11-10 …
小刚计算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误把1当成10来算,得错误结果恰为100.你能帮助小刚纠正 2020-11-10 …
小李计算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不小心把1当成10来计算,得到错误的结果恰好是100.那 2020-11-10 …
若计算机内存中有若干个内存单元,其地址编号从FFFH到OOOH,则这些内存单元共可存放的数据数量为? 2020-11-21 …
小李计算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结果不小心把1当成10来计算,得到错误的结果恰好是100.那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