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1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把从事工商业的人看成妨碍农战国策的形成的对象,认为他们应该受到打

题目详情

(21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把从事工商业的人看成妨碍农战国策的形成的对象,认为他们应该受到打击。农业有一个特点,用力最苦,而盈利少。老百姓看做买卖可以富家,做工匠可以糊口,出力少,获利多,所以他肯定选择逃避农业。而商人的流动性太大,导致人们不看重故土家园了,又怎能为国君守卫疆土呢?并且,更加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因为战乱时,商贾重利盘剥、操纵物价的本性,对社会矛盾的加剧起了兴风作浪的作用。

------周巩固《比较视野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影响》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人民版必修二

(1)概括材料中商鞅打击工商业者的理由。从商鞅变法开始,中国古代历朝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7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2分)从国际背景分析此设想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与存在问题(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由:①工商业者是实施农战国策的障碍;②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国家安全;③战乱时,商人加剧社会矛盾(3分)

影响:①促进农业发展②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③使社会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 (③点2分,①②任意点2分,共4分)

(2)基本设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2分)

原因: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政治包围(4分)

(3)成就:①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苏联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世界工业强国;④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4分,答出2点即给满分)

存在问题: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多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过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