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孔子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孔子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论语》
材料二“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中庸”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关注的对象。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中庸或中道”思想的相似之处。这一古老智慧有何现实价值?
孔子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论语》
材料二“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中庸”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关注的对象。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中庸或中道”思想的相似之处。这一古老智慧有何现实价值?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一“中庸之为德也”可以得出中庸是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依据材料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以得出反对“过”与“不及”,以适中为度.
第二小问的对象,结合所学可知,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
(2)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二“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可以得出德性(善和美);依据材料二“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可以得出中庸,适度.
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进行分析,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衰落;古希腊人文主义.
(3)第一小问的相似之处,依据材料一、二可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似之处是都与德性联系,都视“中庸之道”为至善.
第二小问的现实价值,结合所学可知,其现实价值在于规范个人行为、和谐人际关系、进行道德建设.
故答案为:
(1)思想: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反对“过”与“不及”,以适中为度.
对象:人和人类社会.
(2)观点:德性(善和美);中庸,适度.
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衰落;古希腊人文主义.
(3)相似之处:都与德性联系,都视“中庸之道”为至善.
现实价值:规范个人行为、和谐人际关系、进行道德建设.
第二小问的对象,结合所学可知,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
(2)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二“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可以得出德性(善和美);依据材料二“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可以得出中庸,适度.
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进行分析,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衰落;古希腊人文主义.
(3)第一小问的相似之处,依据材料一、二可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似之处是都与德性联系,都视“中庸之道”为至善.
第二小问的现实价值,结合所学可知,其现实价值在于规范个人行为、和谐人际关系、进行道德建设.
故答案为:
(1)思想: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反对“过”与“不及”,以适中为度.
对象:人和人类社会.
(2)观点:德性(善和美);中庸,适度.
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衰落;古希腊人文主义.
(3)相似之处:都与德性联系,都视“中庸之道”为至善.
现实价值:规范个人行为、和谐人际关系、进行道德建设.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孔子的“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然之道,想象一下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2020-06-30 …
这是《西游记》中悟空拜师学长生之术中须菩提祖师和悟空的对话,这句话怎么解释?祖师道:“教你‘动’字 2020-07-06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这里的“孔孟之道”指的是 2020-07-06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这里的“孔孟之道”指的是 2020-07-0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 2020-07-1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 2020-07-11 …
英语翻译内容: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思想源自《周易》.道家是中国思想文 2020-07-25 …
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孔孟之道为核心 2020-11-14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元杂剧作家“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 2020-12-06 …
庖丁是庄子笔下的一个经典形象,他的工作是解牛,在常人看来,这工作没多大技术含量,然而,庖丁却领悟了其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