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①(宋)辛弃疾赵吕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①
(宋)辛弃疾
赵吕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②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③,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④。
少歌⑤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⑥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作于被弹劾免官,居于铅山期间。②畴昔:昨晚。③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④虱:喻自己渺小无才之身。⑤少歌:短歌。⑥美人:知己朋友,指赵昌父、吴子拟。
(1)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上阙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2)下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水调歌头①
(宋)辛弃疾
赵吕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②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③,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④。
少歌⑤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⑥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作于被弹劾免官,居于铅山期间。②畴昔:昨晚。③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④虱:喻自己渺小无才之身。⑤少歌:短歌。⑥美人:知己朋友,指赵昌父、吴子拟。
(1)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上阙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2)下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这种是描写主人公在梦中抚摸月亮,具有幻想性的色彩,这种情怀彰显在自己的诗歌之中显得夸张大胆,富有一种梦幻的色彩.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人的生平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诗歌饱含一种抑郁和愤闷的思想情感,此时的是人正忧虑国事,叹息自己远大志向无法实现,内心无比愤懑.
答案:
(1)上阙描绘了梦中主人公抚摸月亮、与李白和苏轼对酌、客人驾鸾风为车等情景.想象丰富,夸张大胆,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洋溢着豪迈的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2)下阙写主人公神放形眠,仍渴望像鸿鹄搏击长空、一再高举;梦醒后回到现实,失落惆怅.表达了作者空有报国热情却怀才不遇的苦闷;无人诉说心事的烦闷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时举杯的情怀.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洁,清风徐来.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鉴赏:
此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度,句格同杜诗“一日上树能千回”:闲居无事,拄杖纳屦,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写因爱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鸟,欲与这结盟为友--这是用的拟人法.“凡我”三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愿:希望既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这里“莫相”之“相”,虽然关系双方,但实际只表词人绝无害鸟之心,望鸥鹭尽情栖游,无须担惊.《左传•僖公九年》有这样记载:“齐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词里这几句格式,当为《左传》辞句套用,纯是散文句法.
“白鹤”二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嘱:托其试将白鹤也一起邀来.由爱所见之鸥鹭,而兼及未见之白鹤,其“爱”更进一层.以上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试想,一个“壮岁旌旗拥万夫”(作者《鹧鸪天》中语)的沙场将帅,竟然落得终日与鸥鸟为伍,其心境之凄凉,可想而知.妙在词中表面上却与“愁”字无涉,全用轻松之笔,这大概就是词人后来所说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的手法.如此表达,意境更深一层.
过片紧承上阕遐想.作者一片赤诚,欲与鸥鸟结盟为友,然而鸥鸟是“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它们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对词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从下句“窥鱼笑汝痴计”中可以看出.原来他们“立苍苔”,“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湖水”,与词人“同居而异梦”.专心“窥鱼,伺机而啄在词人看来,只是一种“痴计”,对此,他当然只能付之一“笑”了.这“笑”,既是对鸥鸟“何时忘却营营”的讽笑,也是叹自己竟无与无友.“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苦笑.看来,鸥鸟亦并非词人知已,并不懂得词人离开官场之后此时的情怀,所以他怅然发出了“不解举吾怀”之叹.盟友纵在身旁,孤寂之心依旧,无人能释分毫.可见,词人所举之杯,根本不能为永结盟好作贺,只能浇胸中块垒罢了.虽然人们常说“举杯浇愁愁更愁”,但词人并没有被愁所压倒.“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他从自己新居的今昔变化中,似乎悟出了社会沧桑和个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几欢哀”.词人本是心情郁闷,却故作看破红尘、世态炎良.变得益发旷达开朗,因而对隐居之所带湖也更加喜爱了.“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要作久居长栖之计了.词到此处完篇,对开首恰成回应.
如果说上阕旨意全在不写之中写出,那么下阕则就是在委婉之中抒发了.然而其语愈缓,其愈切,感情愈发强烈,较上阕又进一层.天地之大,知己难寻;孑然一身,情何以堪!虽有带湖美景,但纵是盟鸥,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绪可知了.可见,这首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细玩稼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之妙.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人的生平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诗歌饱含一种抑郁和愤闷的思想情感,此时的是人正忧虑国事,叹息自己远大志向无法实现,内心无比愤懑.
答案:
(1)上阙描绘了梦中主人公抚摸月亮、与李白和苏轼对酌、客人驾鸾风为车等情景.想象丰富,夸张大胆,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洋溢着豪迈的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2)下阙写主人公神放形眠,仍渴望像鸿鹄搏击长空、一再高举;梦醒后回到现实,失落惆怅.表达了作者空有报国热情却怀才不遇的苦闷;无人诉说心事的烦闷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时举杯的情怀.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洁,清风徐来.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鉴赏:
此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度,句格同杜诗“一日上树能千回”:闲居无事,拄杖纳屦,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写因爱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鸟,欲与这结盟为友--这是用的拟人法.“凡我”三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愿:希望既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这里“莫相”之“相”,虽然关系双方,但实际只表词人绝无害鸟之心,望鸥鹭尽情栖游,无须担惊.《左传•僖公九年》有这样记载:“齐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词里这几句格式,当为《左传》辞句套用,纯是散文句法.
“白鹤”二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嘱:托其试将白鹤也一起邀来.由爱所见之鸥鹭,而兼及未见之白鹤,其“爱”更进一层.以上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试想,一个“壮岁旌旗拥万夫”(作者《鹧鸪天》中语)的沙场将帅,竟然落得终日与鸥鸟为伍,其心境之凄凉,可想而知.妙在词中表面上却与“愁”字无涉,全用轻松之笔,这大概就是词人后来所说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的手法.如此表达,意境更深一层.
过片紧承上阕遐想.作者一片赤诚,欲与鸥鸟结盟为友,然而鸥鸟是“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它们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对词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从下句“窥鱼笑汝痴计”中可以看出.原来他们“立苍苔”,“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湖水”,与词人“同居而异梦”.专心“窥鱼,伺机而啄在词人看来,只是一种“痴计”,对此,他当然只能付之一“笑”了.这“笑”,既是对鸥鸟“何时忘却营营”的讽笑,也是叹自己竟无与无友.“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苦笑.看来,鸥鸟亦并非词人知已,并不懂得词人离开官场之后此时的情怀,所以他怅然发出了“不解举吾怀”之叹.盟友纵在身旁,孤寂之心依旧,无人能释分毫.可见,词人所举之杯,根本不能为永结盟好作贺,只能浇胸中块垒罢了.虽然人们常说“举杯浇愁愁更愁”,但词人并没有被愁所压倒.“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他从自己新居的今昔变化中,似乎悟出了社会沧桑和个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几欢哀”.词人本是心情郁闷,却故作看破红尘、世态炎良.变得益发旷达开朗,因而对隐居之所带湖也更加喜爱了.“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要作久居长栖之计了.词到此处完篇,对开首恰成回应.
如果说上阕旨意全在不写之中写出,那么下阕则就是在委婉之中抒发了.然而其语愈缓,其愈切,感情愈发强烈,较上阕又进一层.天地之大,知己难寻;孑然一身,情何以堪!虽有带湖美景,但纵是盟鸥,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绪可知了.可见,这首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细玩稼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之妙.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在读医学博士”怎么用英语表达的?phdcandidate是在读博士,但是医学博士应该是MD, 2020-06-08 …
请用下面几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一定的意思.开学初,渊博,借阅,遗憾. 2020-06-29 …
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 2020-11-04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 2020-11-06 …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比利时选手埃勒博第一跳轻松跃过2.05米的横杆,凭借这一成绩获得北京奥运会 2020-11-11 …
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 2020-11-20 …
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 2020-11-20 …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比利时选手埃勒博第一跳轻松跃过2.05米的横杆,凭借这一成绩获得北京奥运会 2020-11-22 …
项链是假的,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有一些暗示,下面哪些可以起到暗示作用?A.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 2020-11-23 …
2010年9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围绕“”这一主题,中部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