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记•

题目详情

[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记•礼运》)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记•曲礼上》)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学而能         

玉不         

其次务         

人有礼则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1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丙文中“礼”的见解。(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1) 不。(2) 琢磨,雕琢。(3) 实行,引申为给予。(4) 安定。

14.(1)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2) —个人遵守礼仪会使自身安定,不遵守礼仪则可能面临危机。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

15.示例:人际关系处理上应该重视礼尚往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译文]

(甲文) 所以圣明的人把整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家,把整个国家当成是一个人,并不是(他们) 凭主观妄为,而是(他们) 了解情况,能剖析其中深刻的含义,明白它们的利害关系,擅长处理其中的冲突,然后才会有所作为。那什么是人的性情呢?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性情是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

(乙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兑命》中说:“自始至终,都惦记着致力于学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丙文) 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来教导人,用礼仪教人,让人们懂得礼仪,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所崇尚的是有来有往。只施与而不接受,是不符合礼仪的;只接受而不施与,也是不符合礼仪的。一个人遵守礼仪会使自身安定,不遵守礼仪则可能面临危机。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


看了 [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字词意思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  2020-05-14 …

英语翻译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火势,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  2020-05-21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表达了文天祥怎样得思  2020-06-15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表明了文天祥  2020-06-15 …

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成义,唯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  2020-06-15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全文翻译成白话文!  2020-06-15 …

帮忙翻译一段文言文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盗呼?”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  2020-06-16 …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  2020-06-23 …

孔子成仁,孟子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啥意思呢?  2020-07-11 …

求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典故和出处!我记得文天祥说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  20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