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醉花间南唐冯延巳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1.词的上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2.本词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1.
分 析:
回答此问题,需要结合诗句加以赏析即可归纳出答案。冬阳融雪的小园裏春天的脚步尚未到临,池塘边的梅花已经提早的开花了。作者用“春未到”映衬“梅自早”侧写春日欢会,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词句中春虽未到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词中梅立池畔,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丽脱俗,而将全词的抒情基调给确立了。高树上的乌鹊纷纷衔著枝叶归来筑巢,斜斜高升的新月照亮了小园裏的新生春草。第一段词中书写的是白日的“小园”景象,这一段写得却是日落初夜的描景。鸟鹊归巢,时间是落日黄昏的景象,斜月初明,则是夜初至的描写。词中运用动词“衔”字串联了高树、乌鹊以及鹊巢,整合而成的流动之美,使得“小园”的活力与生机由静态转成动态。再透过第二句的“明”字结合斜月跟寒草,又将动态美在转换到静态的深美。此中的转折使我们窥看到作者的热情与哲理。再则;句中的“高树”铺陈出春日渐近的高远意境,“斜月”则是一幅新月生辉的明朗画境,细细研读,便也就明白历代词评人所说的“俊朗高远”的词风究竟为何了。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韶光年花容易过,年少壮志易消蚀。这样的好时光,最是使人销魂蚀志,这句话大有“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是;承接了早梅的盛开,却使我们不得不想到寒梅劲骨的正向思考,所以也能延伸为应当珍惜时光的积极作为才是。相逢行乐,尽欢共醉在此时,莫要推却金杯盛情。当知道人生自是离别苦情多,欢乐相聚的时候少。庾信的《春日极饮诗》中有:“就中不言醉,红袖捧金杯。”与此意竞相去不远。这最末段,乃是整阕《醉花间》欢会的景况,一群少年相逢在“晴雪小园”赏著词畔寒梅到月斜高挂,虽是整日的欢宴,但是词末也该到曲终人散的时候了。欢会尽管浓烈开怀,毕竟也是“离别多,欢会少。”欢会之后是不是更加令人感慨唏嘘!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4分)材料一(1)材料一中反映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请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的 2020-04-0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1970年3位生物学家——Temin,Mixufani及 2020-05-13 …
2^2m×8^m(m>0)=2×2×.×2(2m个2相乘)×8×8×.×8(m个8相乘)=2×8× 2020-05-21 …
教材后面的“材料阅读”栏目,可以我们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请你阅读某课的“材料阅读” 2020-06-21 …
孩子8岁读二年级拼音差简单的bpdq都分不清,阅读能力更差,每次教他我都回忍不住发火,真不知怎么办 2020-06-23 …
读世界两著名岛屿图,回答相关问题。(14分)(1)判断A、B两岛之间的相互位置。(2分)(2)评价 2020-07-29 …
8.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的胚胎移植后代——克隆牛“蓓蓓”产生于山东莱阳 2020-07-29 …
下列是《西游记》的部分回目,请你仔细阅读,回忆相关内容,完成⑴至⑶题。(6分)A.乱蟠桃大圣偷丹下列 2020-11-08 …
8.阅读下面漫画《我还能画》,回答问题。(1)你认为漫画中拿画笔的同学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2) 2020-11-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7分)2013年8月14日以后我国东北地区灾情严重,8月15日松花江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