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途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部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 “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责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瑁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名 “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邕 奇 其材 奇:认为出众
B.自七岁 属 词,且四十年 属:写作
C. 会 禄山乱,天子入蜀 会:恰逢,正碰上
D.数 尝 寇乱,挺节无所污 尝:曾经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虽不足 鼓吹 六经。
B.琯宰相子,少自 树立 。
C.琯 爱惜 人情,一至玷污。
D. 所以 冒死称述,涉近讦激。
3.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4.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甫“高而不切”的一组是 ( )
①擢河西尉,不拜。
②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③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④罪细,不宜免大臣。
⑤觊陛下弃细录大。
⑥少与李白齐名,时名“李杜”。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杜甫年少时家境贫困,不能自立,曾旅居吴越、齐赵一带,后来虽屡试不中第,却很受李邕的器重赏识。
B.为了摆脱困境、成就功名,杜甫在唐玄宗祭祀宗庙和天神的时候,献赋三篇,后又多次献上赋颂,并乘机为自己的才能吹嘘。
C.安禄山作乱时,杜甫曾被叛军俘获,但他坚持操节,不受玷污,后侥幸逃脱,并得到肃宗的提拔,授予右拾遗的官职。
D.杜甫一生放任旷达,喜欢高谈阔论,而多不切实际。他曾
为房琯的罪责极力辩护,以至皇上从此不再重用他了。
6.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 2)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解析:
1.D(“尝”解释为“经历”。) 2.D(A项“鼓吹”意为“传播,宣扬”;B项“树立”意为“建树,成就”;C项“爱惜”意为“珍惜,珍视”;D项“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3.B(A项前一个“于”是介词,表处所,译为“在”;后一个“于”也是介词,表比较,译为“比”。B项两个“其”均为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C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原因,译为“由于”;后一个“以”是介词,译为“用”。D项前一个“然”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可是”;后一个“然”是代词,译为“这样”。) 4.C(①⑥表现的不是杜甫的高谈阔论、不切实际。) 5.A(文中没有谈到“屡试不中第”的内容。) 6.(1)私下担心会死在野外,希望皇上同情我、怜悯我。 (2)可是皇上从这以后就不太重用他了。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2020-05-16 …
三国文言文翻译(请教)情况是这样的:吕布把董卓除掉后...侍中蔡邕竟然哭之,请大哥大姐翻译一下.. 2020-06-09 …
邕州中的邕字怎么念? 2020-06-23 …
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2020-07-26 …
武则天相继废掉的两个皇帝分别是A.唐高宗和唐中宗B.高太宗和唐睿宗C.唐中宗和唐睿宗D.唐高宗和唐 2020-07-28 …
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A.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B.唐太宗唐高宗唐中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 2020-07-28 …
、要最简洁的话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神龙元年(70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