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雨季梁孟伟江南雨四季不同,风情万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古人对春雨的绝妙写照。那风雨悄悄地牵手,乘着夜色,拥抱大地,滋润万物。风儿轻轻,细雨绵绵

题目详情
雨 季   
梁孟伟
    江南雨四季不同,风情万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古人对春雨的绝妙写照。那风雨悄悄地牵手,乘着夜色,拥抱大地,滋润万物。风儿轻轻,细雨绵绵,风托着雨,雨缠着风,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一幅有声的山水画。她如一位大画家,用绿色打底,洇几处粉红,抹几缕雪白,描几笔金黄,乱分春色到江南;她像一位指挥家,魔棍点处,那里就有春天的交响;手臂抬处,那里呈现明媚的春光。
    如果说春雨有些多情,那么秋雨有些伤心。她飘过满池的残荷,拂过满山的红叶,吹皱满江的秋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这是白居易眼中的秋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李清照眼中的秋雨;“君问归期未有期,。”这是李商隐眼中的秋雨。所以秋雨总与萧瑟相伴,英雄如秋瑾也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叹。
    如果说春雨是缠绵的,秋雨是哀怨的,那么夏雨是俏皮的。刚才大雨劈头盖脸,转瞬之间阳光灿烂;桥东已是大雨滂沱,桥西却是波平如镜。“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夏天的雨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实在是有些孩子气。“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簌簌的雨声滴答着浓浓的诗情,让人缠绵出无限的遐想……
    至于江南的冬雨,它已带上了彻骨的冷,透着料峭的寒,携着随心所欲的风,悄无声息地潜入夜里,与温柔的春雨、热烈的夏雨、多情的秋雨相比,只能说冬雨的无情。
    春天看像牛毛像花针的细雨,夏天看电闪过雷鸣着的暴雨,秋天看随树梢飞叶儿落的秋雨,冬天看纷扬扬舞翩翩的雪花,那是雨的另一种样子。你看那雨道斜斜,斜成剪风穿柳的春燕;你听那雨声喧哗,喧哗出一个蛙鸣稻香的夏天;你看那秋雨绵绵,缠绵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你听那雪落无声,倾诉着丰收美好的来年……
(1)作者笔下对四季的雨各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句子,并简述其文章引用这些诗句的作用?
(3)简略谈谈下边这个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风儿轻轻,细雨绵绵,风托着雨,雨缠着风,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一幅有声的山水画。
(4)朱自清笔下的《春》也细腻地刻画了春雨,同本文比较,你更喜欢那一篇文中的春雨,并简述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注意概括要全面,不能遗漏要点.从文章的段落中心句可以找到:春雨是缠绵的,秋雨是哀怨的,夏雨是俏皮的,冬雨是无情的.
(2)本题考查的是引用诗句的作用.引用诗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巴山夜雨涨秋池    文中引用诗歌生动的刻画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
(3)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3)对比,通过…和…的对比,突出(衬托)人物(事物)…的特点,表现…的感情.“风儿轻轻,细雨绵绵,风托着雨,雨缠着风,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一幅有声的山水画”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雨比作山水画,生动地刻画出了春天风轻雨柔的特点.其中“托、缠”生动形象描绘出了春雨因风而起,风雨交织的水墨画般的美.
(4)本题是对比异同阅读的考查,难点较大.需要熟知两文内容,并且能归纳文章主旨,明确写作方法,才能知道异同点.拿来对比的文章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开放性问题,哪种观点皆可.示例:但我更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因为在他的笔下,春雨的细、美是通过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同时景中有人,刻画了人们在春雨中的忙碌景象,勾画出了景与人和谐的春日画卷.
答案
(1)春雨是缠绵的,秋雨是哀怨的,夏雨是俏皮的,冬雨是无情的.
(2)巴山夜雨涨秋池    文中引用诗歌生动的刻画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
(3)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春天风轻雨柔的特点.其中“托、缠”生动形象描绘出了春雨因风而起,风雨交织的水墨画般的美.
(4)应该说两篇文章都是非常优美的散文.但我更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因为在他的笔下,春雨的细、美是通过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同时景中有人,刻画了人们在春雨中的忙碌景象,勾画出了景与人和谐的春日画卷.
看了 雨季梁孟伟江南雨四季不同,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19分)文章应“润物细无声”①杜甫《春夜喜雨》诗云:“好雨知时  2020-05-13 …

文章应“润物细无声”①杜甫《春夜喜雨》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  2020-05-16 …

雨季梁孟伟江南雨四季不同,风情万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古人对春雨的绝妙写照。那风雨悄  2020-07-28 …

雨季梁孟伟江南雨四季不同,风情万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古人对春雨的绝妙写照。那风雨悄  2020-07-28 …

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刻画了春雨轻柔、绵密、滋润万物的特征。B.《陋室铭  2020-12-03 …

“用笔不灵观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讲的是自然现象带给写作者的启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  2020-12-05 …

“用笔不灵观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讲的是自然现象带给写作者的启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  2020-12-05 …

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羌笛何须怨杨  2021-01-30 …

下面关于古诗的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B.接天莲  2021-02-01 …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变化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  2021-02-02 …